澳洲原住民文化中的花卉:花藝師指南

澳洲原住民由數百個不同的語言群體和民族組成,每個群體都對他們的土地有著深刻的了解——「土地」一詞不僅指土地本身,更涵蓋了土地、水、天空、祖先、神靈以及所有生物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絡。原住民擁有至少65,000年的連續文化,他們與植物保持著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聯繫,包括澳洲大陸上種類繁多的植物群。從熱帶雨林到乾旱沙漠,從沿海荒原到高山地區,原住民發展了適應澳洲各種生態系統的精深植物學知識。

本指南探索了原住民文化中的花卉傳統,同時也承認這些知識無法完全用文字記錄下來。許多知識仍然神聖,並為特定的語言群體、家庭和受過啟蒙的人所獨有。與花卉相關的夢創時代故事、生態知識和精神教義,代表著鮮活的傳統,由當代原住民保護和傳承,他們是這些智慧的合法守護者。

了解國家和季節

在探討具體花卉之前,必須先理解,原住民與植物的關係與他們與土地的關係密不可分。土地是有感知、有生命、相互關聯的──它如同活著的祖先,養育著後代,也需要我們悉心照料。植物並非從土地上攫取的資源,而是與人類共享土地的親人。

澳洲原住民的季節曆法在各地差異巨大。與歐洲的四季不同,原住民根據地域不同,認可兩到十三個季節,每個季節都有特定的環境指標,例如哪些花卉盛開。在卡卡杜國家公園,比寧吉/蒙蓋人認可六個季節。澳洲西南部的努加爾人傳統上認可六個季節。新南威爾斯州沿海的達拉瓦爾人認可三個季節。這些經過數千年觀察而形成的季節觀念指導著他們的所有活動——何時焚燒土地、何時收穫特定食物、何時遷徙營地、何時舉行儀式等等。

花卉是重要的季節指示器。特定花卉的盛開預示著天氣的變化,宣告著某些食物的供應,指示著魚類產卵或動物繁殖的時間,也標誌著舉行儀式的適當時機。這種物候學知識——即對自然事件發生時間的理解——代表著一門精深的生態科學,它透過口耳相傳和直接觀察,代代相傳。

沃勒塔花:火焰與韌性

澳洲火炬花(Telopea speciosissima 和其他品種)有著壯觀的紅色花頭,對澳洲東南部的原住民,特別是 Eora、Dharawal 和 Darug 民族來說,具有深刻的意義,因為他們的領地包括了澳洲火炬花的分佈範圍。

火燒過後,澳洲火炬花綻放出鮮豔的深紅色花朵——這在澳洲生態系統中至關重要,因為火對於生態系統的健康必不可少。數千年來,原住民一直使用控制燃燒(文化燃燒或低溫燃燒)來管理土地,他們深知火能促進生物多樣性,抵禦災難性野火,並促使包括澳洲火炬花在內的許多本土植物開花。

達拉瓦爾語中「沃勒塔花」一詞指的是它火紅的顏色以及燃燒後重新綻放的狀態。沃勒塔花的盛開象徵著焚燒的成功-土地對人類的保護做出了適當的回應。這反映了原住民的理解:人類與自然並非分離,而是相互依存的關係;人類活動若能妥善進行,便能促進而非破壞生態健康。

根據雪梨地區的夢創時代故事,沃勒塔花原本是白色的。在夢創時代,一隻旺加鴿受傷,鮮血滴落在白色的沃勒塔花上,使花朵永遠變成了紅色。這個故事解釋了花朵顏色的由來,同時也蘊含著關於動植物關係、血液(象徵生命力)的轉化力量以及塑造當今世界的夢創時代事件的永恆性等知識。

沃勒塔花的結構——數百朵小花組成一個密集的花頭——象徵著社群、合作以及眾人齊心協力所迸發出的力量。每一朵小花都為這壯麗的景象貢獻力量,正如社區中的每個人都為集體的福祉做出貢獻一樣。

沃勒塔花蜜吸引了吸蜜鳥和其他鳥類,原住民深諳此道,他們認識到沃勒塔花的開花意味著鳥類活動的增加和狩獵機會的增加。花、鳥、人之間的這種相互聯繫,體現了原住民植物學知識中蘊含的複雜生態學知識。

金合歡:金色夢境

金合歡(Acacia屬植物-超過1000種,大多數為澳洲特有)在澳洲原住民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義。金合歡燦爛的金黃色花朵因品種和生長地點不同而開花時間各異,它們既是季節的標誌,也是食物來源,更與原住民的夢創時代故事息息相關。

對許多原住民來說,金合歡花的盛開標誌著季節的更迭。在澳洲東南部,金合歡花在冬末春初盛開,預示著天氣轉暖,鰻魚(重要的食物來源)即將洄遊,以及人們開始為植物性食物的豐收做準備。不同種類的金合歡花依序盛開,形成一個花期日曆,指導著人們全年的活動。

金合歡種子烘烤磨碎後是重要的食物來源。金合歡金黃色的花朵雖然通常不被食用,但卻預示著種子即將成熟。某些金合歡品種的花朵會吸引昆蟲和鳥類,它們本身也是食物來源,這表明一種植物的開花會引發一系列其他食物的出現。

根據不同地區的各種夢創時代傳說,金合歡樹在夢創時代作為祖先的禮物出現。在一些版本中,金合歡樹金色的枝葉能夠捕捉陽光,確保大地永保溫暖。在其他版本中,金合歡樹從祖先的足跡中生長而出,指引著道路,並確保他們的後代永遠擁有美麗和食物。

澳洲西南部的努加爾人透過觀察各種金合歡樹的開花情況來識別吉爾巴季(八月至九月)。特定金合歡樹金色花朵的出現預示著採集特定食物、舉行特定儀式以及為即將到來的季節做準備的時機。這種物候知識是數千年來累積的細緻觀察的結晶。

金合歡樹皮雖然不是花製品,卻能提供製作袋鼠皮的單寧酸。金合歡樹膠既可用作黏合劑,也可用作食物。整株植物——而不僅僅是花朵——都參與到複雜的用途和知識網絡中,而花朵則作為植物存在和季節變化的視覺標誌。

在當代澳大利亞,金合歡樹是國家象徵,但原住民與這種植物有著更深厚、更古老的連結。在未充分承認原住民對其的守護權的情況下,將金合歡樹挪用為澳洲國家象徵,體現了殖民主義的延續。然而,無論非原住民如何使用這個象徵,原住民始終堅持傳承金合歡樹的傳統知識和關係。

史都華沙漠豌豆:鄉村的紅色心臟

史都華沙漠豌豆(Swainsona formosa)開著引人注目的紅色和黑色花朵,對澳洲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土著人民具有重要意義,包括阿德尼亞馬塔納人、阿拉巴納人以及許多其他沙漠地區的民族。

沙漠豌豆那艷麗的花朵——鮮紅的花瓣上點綴著獨特的黑色花心——在沙漠地區雨後綻放,將貧瘠的土地變成色彩斑斕的地毯。這種轉變體現了沙漠特有的繁榮與蕭條的生態法則:雨後萬物蓬勃生長,旱季則逐漸凋零。原住民對這些規律瞭如指掌,他們根據降雨量、氣溫和季節變化,預知花朵何時何地盛開。

根據弗林德斯山脈的阿德尼亞馬塔納族傳統,斯圖爾特沙漠豌豆的紅色花朵象徵著夢幻時代戰鬥中流淌的鮮血。黑色的花心是戰死沙場的勇士們的眼睛,他們永遠守護著這片土地。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下的地貌承載著過往事件的記憶,而這片土地本身也銘記著並見證著曾經發生的一切。

沙漠豌豆的開花預示著更廣泛的生態變化——如果沙漠豌豆大量開花,則表明降雨充足,足以讓許多其他動植物繁衍生息。原住民曾利用這類指標物種來評估整個地區的健康狀況,並預測其他食物來源的供應。

雖然沙漠豌豆花本身通常不能食用,但它們的出現預示著種子即將成熟,這些種子經過適當處理後即可食用。此外,這些花朵還能吸引各種昆蟲和鳥類,在嚴酷的沙漠環境中帶來短暫的豐饒。

這種植物能夠休眠數年,然後在適當的雨水過後突然綻放,這教會我們耐心、時機和智慧,懂得在適當的條件下等待,然後再消耗能量。這道理不僅適用於植物生態,也適用於人類生活——有時,生存需要的是休眠、保存和等待最佳時機,而不是持續不斷的活動。

袋鼠爪:叢林藥用價值與美麗

袋鼠爪(Anigozanthos屬植物)是澳洲西南部的特有植物,開出獨特的管狀花,形狀酷似袋鼠的爪子。努加爾人對這些植物有著深刻的了解,他們能夠識別不同的品種,知道它們的花期,並理解它們與這片土地的連結。

袋鼠爪花色彩鮮豔——紅、黃、橙、綠以及各種組合——使其在裝飾和某些儀式中具有重要意義。其獨特的形狀引人注目,也使其成為教導孩子辨識植物的理想選擇——一旦學會辨識袋鼠爪花,就不會把它誤認為其他植物了。

根據努加人的知識,特定的袋鼠爪花品種會在特定的季節開花,這有助於標記努加人的六季曆法。當某些袋鼠爪花開花時,它預示著天氣模式的變化、特定食物的供應以及文化活動的適當時間。

這些花朵吸引吸蜜鳥和其他以花蜜為食的鳥類,努加爾人深諳此道。觀察哪些鳥兒光顧哪些花朵,不僅能了解鳥類的行為,還能創造狩獵機會,並展現了共享這片土地的不同生物之間的相互聯繫。

某些袋鼠爪屬植物具有藥用價值,其製劑被用於傳統的叢林醫學,但具體的應用仍保留在努加爾人的文化知識體系中。只分享適當的知識——將某些教義保留在已入會的社群內——這項原則既保護了神聖而敏感的訊息,又使人們能夠普遍欣賞這些植物。

現代袋鼠爪花作為觀賞植物的商業化體現了一種複雜的動態。雖然原住民讚賞本土植物之美,但若不充分尊重原住民的守護權和知識,這種商業開發便延續了殖民時期掠奪和占有的模式。

瓶刷樹:多種形態,遍佈世界各地

紅千層(Callistemon 和 Melaleuca 屬)遍布澳大利亞,形態多樣,適應當地環境。它們獨特的刷狀花穗——通常為紅色,但也包括粉紅色、黃色、白色或綠色——既是蜜源植物,也是季節的指示植物,更是澳洲夢創時代故事的主題。

對於居住在紅千層等瓶刷樹屬植物地區的原住民來說,這些植物提供了多種資源。他們可以直接吸食花朵中豐富的花蜜,也可以將花莖浸泡在水中製成甜飲——這對於兒童的營養以及在水資源匱乏或水質微鹹的地區補充水分尤為重要。

瓶刷樹的開花標誌著不同地區特定的季節。在新南威爾斯州沿海地區,某些瓶刷樹的開花預示著特定魚類的產卵期。在其他地區,瓶刷樹的開花則顯示了採集其他植物性食物或舉行特定儀式的適當時機。

根據各地不同的夢創時代傳說,當祖先觸碰大地時,瓶刷樹就會生長出來。它們色彩斑斕的花朵象徵著生命力、活力,以及祖先賜予子孫後代的土地之美。在一些傳說中,瓶刷樹的花朵形似畫筆,用來解釋祖先如何用它們在土地上描繪圖案,或掃除夜空中的繁星。

茂密的花穗吸引了大量的鳥類、昆蟲和小哺乳動物前來覓食花蜜。原住民觀察到了這些關係,他們了解到瓶刷樹的開花會暫時帶來豐富的食物來源。這種生態知識引導著他們選擇營地、狩獵特定物種的時間,以及土地上不同要素之間的相互連結。

法蘭絨之花:溫柔的教誨

絨毛花(Actinotus helianthi)生長在澳洲東南部砂岩土壤上,其花瓣(實際上是苞片)柔軟而毛茸茸的白色。達拉瓦爾人、埃奧拉人以及其他生活在絨毛花棲息地的民族,都對這種獨特的植物有所了解。

這種花質地獨特——柔軟如天鵝絨般——使其極易辨認。正是這種獨特性,使得絨毛花成為向兒童解釋植物多樣性和仔細觀察重要性的理想教材。能夠透過觸摸和視覺來識別植物,是一項重要的生存技能。

絨毛花的盛開預示著特定的季節條件——這種花通常在春夏季節出現,表明天氣溫暖、土壤濕度適宜,並且同時還有其他具有相似生長習性的植物生長。這種指示作用幫助原住民規劃在原住民土地上的遷徙和活動。

這種白色星狀花朵出現在一些地方傳說中,傳說中,夜空中的神靈降臨人間,或是祖先創造大地之美。生長在貧瘠沙質土壤中的花朵,展現了生命如何在看似不適合的環境中延續——這一啟示在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都適用,因為那裡的土壤古老、風化嚴重,且按全球標準來看,養分貧瘠。

庫克鎮蘭花:熱帶夢境

生長於昆士蘭州北部偏遠地區的庫克鎮蘭(Dendrobium bigibbum)對包括古古伊米蒂爾人(Guugu Yimithirr)在內的原住民群體意義非凡,古古伊米蒂爾人的領地就包括這種蘭花的分佈範圍。這種蘭花絢麗的紫色花朵在熱帶旱季盛開,標誌著重要的季節更迭。

在澳洲熱帶地區兩季制(雨季和旱季)中,植物開花對於標記更為細微的季節變化至關重要。庫克敦蘭花的盛開預示著旱季的特定節點,此時應該進行某些活動,某些食物也開始出現。

在澳洲原住民社會中,蘭花通常具有重要意義,這並非因為它們具有直接的用途,而是因為它們是生態系統健康的指標,也是特殊關係的例證——許多蘭花需要特定的生長條件、特定的授粉媒介以及特定的伴生植物或真菌才能生存。它們的存在表明生態系統健康且運作良好。

庫克鎮蘭花鮮豔的紫色和引人注目的外觀使其在儀式場合中具有重要意義,儘管其具體用途仍保留在原住民的知識體系中。有些知識不宜公開傳播的原則適用於許多植物的用途,特別是那些與儀式、成年禮或神聖習俗相關的用途。

蘭花附生於樹上而不傷害寄主樹,這體現了基於互惠而非競爭的關係——這一真理同樣適用於人際關係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取所需而不傷害供給者,正是植物觀察中蘊含的適當行為準則。

銀樺:千姿百態

格雷維利亞屬植物包含超過360個物種,其中大部分是澳洲特有種,在澳洲大陸上以多種形態生長。原住民在其各自的土地上累積了關於格雷維利亞屬植物的知識,並認識到每個物種的獨特特徵、花期和生態作用。

這些花朵通常呈管狀,富含花蜜,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原住民直接食用花蜜,將花朵浸泡在水中製成甜飲,並且他們還發現,格雷維利亞花開會吸引鳥類和昆蟲,這些鳥類和昆蟲也可以被採集。不同種類的格雷維利亞花全年輪番開花,確保了食物的持續供應。

在澳洲東南部,一些格雷維利亞屬植物在冬季開花,為其他花卉凋零的季節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花蜜。這種冬季的豐饒為原住民、鳥類和昆蟲在食物匱乏的季節提供了支持,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擁有多種不同的物種可以確保全年食物供應,而不是集中在某個季節。

根據各地不同的傳統,格雷維利亞花象徵著祖先神靈賜予的持續滋養。其形態多樣——從地被植物到高大喬木,花朵顏色也從白色到黃色、橙色、紅色和粉紅色不等——展現了造物主無窮的創造力,以及大自然為那些懂得欣賞並尊重地利用自然饋贈的人們提供的豐饒物產。

銀樺的木材、樹皮和其他部分除了花朵之外還有多種用途,但花朵的花蜜及其作為季節指示植物的作用使其尤為重要。孩子們從小就學習辨識不同的銀樺品種,了解它們的開花時間,以及如何正確地採集花蜜——這種知識的傳承始於童年,並貫穿人的一生。

班克木:火與再生

班克木屬植物(班克木屬約有170種,大部分為澳洲特有種)會開出獨特的圓柱形或球形花穗,上面密佈著數百朵小花。澳洲原住民對班克木屬植物的生態習性,包括它們與火的關係,有著深入的了解。

許多班克木屬植物是晚熟的——它們的種子包裹在木質球果中,只有在火災後才會裂開。原住民了解這種依賴火災的繁殖方式,並將其融入土地管理實踐中。控制燃燒確保了​​班克木屬植物的再生,維持了棲息地的多樣性,並促進了開花,從而提供了花蜜。

班克木花會分泌大量花蜜,原住民採用多種方法採集花蜜——將花朵搖晃到容器中、直接吸吮花蜜或將花莖浸泡在水中。這種甜美的食物對兒童、老人以及任何需要快速補充能量的人來說都特別珍貴。班克木花蜜的高糖含量使其在文化和營養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澳洲西南部努加爾人的傳統,班克西亞人是與班克西亞樹相關的精靈。在某些版本中,他以守護者的形像出現;在其他版本中,他則是個詭計多端的騙子。班克西亞樹獨特的種子球果,在火燒後會形成許多張開的“嘴巴”,這些圖案出現在故事和藝術作品中,有時被描繪成從灌木叢中窺視的面孔或眼睛。

不同種類的班克木先後開花,使得某些地區幾乎全年都能獲得花蜜。努恩加人至少能辨識30種班克木,他們知道哪些品種何時開花,哪些品種花蜜最多,以及在努恩加地區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它們。這種詳盡的知識體現了他們世世代代觀察和傳授所累積的植物學專長。

班克木與火的關係——需要火才能繁殖,但又容易受到過於頻繁的焚燒的影響——揭示了平衡、時機和適當管理的重要性。過多的火會摧毀尚未成熟結籽的班克木。火太少則會導致老化的植株無法再生。適當的焚燒——例如原住民的傳統焚燒方式——能夠維持健康的班克木種群和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

草樹(Xanthorrhoea):古老的見證者

草樹或雅卡樹(Xanthorrhoea屬植物),雖然通常不被認為是“花”,卻能開出壯觀的花穗——高高的花莖上開滿了白色或乳白色的花朵,從簇簇草狀的葉叢中伸出。這些古老的植物,有些個體能活到600歲,在澳洲原住民文化中具有深遠的意義。

火災後萌發的花穗象徵重生和復甦。原住民利用控制性燃燒來促進開花,他們明白火災會觸發草樹開花,而隨後的花穗能提供多種資源。花穗吸引昆蟲、鳥類和以花蜜為食的哺乳動物,將食物資源集中在可預測的區域。

枯萎的花穗乾燥後,可作為筆直而堅固的矛桿。草樹樹幹上的樹脂是強力黏合劑,可用於固定石器工具。樹幹底部則藏有珍貴的食用幼蟲。因此,草樹開花後,便會引發一系列資源的釋放,這種釋放甚至在花朵凋謝後仍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根據各種夢創時代傳統,草樹代表著見證了塑造這片土地的夢創時代事件的古老生命。它們悠久的歷史和緩慢的生長使它們成為連接遙遠過去的鮮活紐帶。一些現存的草樹在歐洲殖民時期開始時就已經成熟,因此它們也見證了殖民帶來的毀滅性變革。

草樹能夠經受住火災的考驗——實際上它需要火才能茁壯成長——這象徵著韌性和適應力。這種特質與原住民自身的韌性不謀而合,他們歷經數世紀的殖民、土地掠奪和文化壓制,依然保持著文化認同和與土地的連結。

尤加利花:尤加利花

桉樹(尤加利屬植物-超過800種,幾乎全部是澳洲特有種)開出各具特色的花朵,顏色從白色到乳白色、黃色、粉紅色或紅色不等。雖然尤加利花通常不如其他澳洲花卉那麼引人注目,但對於整個大陸的土著居民來說,尤加利花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尤加利開花為鳥類、昆蟲和哺乳動物提供至關重要的花蜜。原住民食用尤加利花蜜,觀察哪些生物會光顧尤加利樹,並了解到桉樹繁花盛開表示整個生態系健康狀況良好。有些尤加利品種開花規律,可作為季節性標誌;有些品種則開花不規律,取決於降雨量和其他條件,它們的開花情況反映了特定的環境狀況。

桉樹的開花時間對原住民的活動起到了指導作用。當某些桉樹開花時,預示著採集特定食物、舉行儀式或遷移到原住民土地其他地區的適當時機。不同桉樹品種依序開花,構成了一套複雜的自然事件日曆。

根據各地不同的傳統說法,尤加利樹起源於夢創時代(Dreamtime)的祖先神靈或事件,其多樣化的形式代表了造物主的多種表現。尤加利樹在澳洲各地的廣泛分佈,使其成為原住民對土地和認同感的重要組成部分。

尤加利花吸引了大量的鳥類,原住民獵人深諳此道。當桉樹繁花盛開時,鳥兒會聚集在開花的樹上,從而創造狩獵機會。這表明,對花卉的認知如何與更廣泛的生態理解相結合,從而支撐著生存和文化習俗。

不同年份間開花情況的差異——有些年份花量龐大,有些年份則花量稀少——揭示了環境的不可預測性、適應性和靈活性的重要性。原住民發展出應對環境變化的策略,包括掌握多種食物來源的訊息,以避免單一資源的匱乏引發危機。

觸發植物:爆炸之美

觸發花(柱花草屬,超過300種,大多為澳洲特有)開出雖小卻別具一格的花朵,其顯著特徵是:當昆蟲落在花朵上時,一種觸發機制會迅速將花粉彈射到昆蟲身上。熟悉這些植物的澳洲原住民了解這種「爆炸」機制,並將其融入他們的知識體系中。

觸發植物的機制──需要特定的觸碰才能啟動──教導我們把握時機、採取適當的行動,以及某些過程的現實。

植物的這種行為需要特定的條件才能正常展開。這種植物特性出現在一些教導人們耐心、正確方法以及理解不同生物以不同方式實現其目標的寓言故事中。

雖然觸發植物通常不是主要食物來源,但它們的出現表明了特定的棲息地條件,並幫助原住民了解地形。不同的觸發植物物種生長在不同的環境中,識別哪些物種生長在哪些地方,有助於人們了解和認識這片土地的生物多樣性。

觸發植物種類繁多,花色從粉紅色到紫色、黃色和白色不等,展現了澳洲非凡的植物多樣性。原住民能夠辨識和區分成百上千種植物,這體現了他們堪比任何科學分類學的植物學專長。

聖誕灌木:季節更替

有幾種互不相關的植物都被稱為“聖誕灌木”,但其中最著名的——生長在澳大利亞東部的膠狀蠟梅(Ceratopetalum gummiferum)——在春夏之交會由乳白色的花朵轉變為鮮紅色的苞片(變態葉)。這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了解這種植物的季節性變化。

聖誕灌木的顏色由乳白色變為紅色,標誌著特定的季節更替,歷史上曾被用來指導各種活動。當聖誕灌木變紅時,它預示著夏季高溫即將到來、特定魚類的產卵期以及某些植物性食物的供應。這種物候知識有助於協調複雜的季節性活動。

根據一些傳統,聖誕灌木的紅色代表火焰或鮮血——這兩者在原住民宇宙觀中都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顏色的轉變象徵著變化、成長階段,以及生命體經歷不同階段的現實,每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美麗和意義。

這種植物生長在特定的土壤和濕度條件下,因此成為指標物種。它的出現揭示了土壤類型、水源供應以及附近可能生長的其他植物等資訊。這種生態知識使原住民能夠解讀地貌,預測他們尚未探索過的地區可能存在的資源。

刺芒草:沙漠草

刺芒草(Triodia屬)是澳洲大部分乾旱地區的主要草種,它開的小花雖然不顯眼,但對沙漠原住民來說意義重大。刺芒草的開花預示著特定的季節變化,並為他們提供至關重要的資源。

刺芒草開花結籽,預示生長季氣候條件良好-降雨充足,適合其繁殖。刺芒草的種子經過費力加工後成為食物,食籽鳥類和哺乳動物聚集在結籽的刺芒草周圍,為它們提供了狩獵機會。刺芒草的樹脂是一種強力黏合劑,可用於製作工具。

西部沙漠的刺芒草人(皮拉·恩古魯人)的名字來自這種遍布他們土地的草。這種植物的普遍性、其在維持生命中的作用以及其在極端環境下生存的能力,使其成為沙漠民族認同和生存的基石。

根據沙漠傳統,祖先將刺芒草散佈在乾燥的土地上,為後代提供資源。這種草發達的根系能夠穩固沙丘,為無數小型動物創造棲息地,其燃燒形成的圖案也構成了支持多樣化生物的馬賽克景觀。原住民的焚燒習俗融入了刺芒草的生態,他們利用火來創造棲息地多樣性並促進植物生長。

煙霧叢:燃燒的國度

煙樹(學名:Conospermum species)開白色或灰色的花朵,成片盛開時,會在大地上營造出煙霧繚繞的景象。對於居住在這些植物棲息地的原住民來說,這種「煙霧」景像在實際和精神層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由於外形酷似煙霧,這些植物與火和煙霧相關的儀式和知識緊密相連。在某些傳統中,煙樹開花的故事與火、燃燒、火帶來的轉變息息相關。當把煙樹的花朵投入火中時,會產生真正的煙霧,在某些儀式中,人們會利用其芬芳的煙霧來達到某種目的。

煙樹開花指示特定的季節,並出現在原住民複雜的物候歷中。煙樹開花時,也預示著其他資源的可用性以及特定活動的適當時機。

這些植物通常生長在透過定期燃燒維持的荒地和乾燥森林環境中。它們在火災後開花,顯示了澳洲植被對火災的適應性,以及原住民燃燒習俗在維護生態系統健康和多樣性方面的重要性。

波隆尼亞:芳香花卉

波隆尼亞花(波隆尼亞屬植物約有150種,幾乎全部是澳洲特有種)開出粉紅色、紫色、黃色或白色的芳香花朵。澳洲原住民能夠辨識多種波羅尼亞花,知道每種花的生長地點及其特性。

某些波羅尼亞屬植物的濃鬱香氣使其在各種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香氣在許多原住民傳統中具有儀式和精神意義,特定的氣味與特定的用途、地點或生物相關聯。雖然波羅尼亞屬植物的具體用途仍保留在原住民的文化知識體系中,但其芳香特性使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波羅尼亞花的出現預示著特定的季節和環境條件。不同品種的波羅尼亞花開花時間不同,原住民利用這種先後開花規律作為更廣泛的物候學知識的一部分,指導著他們的年度活動。

這些植物通常生長在特定的土壤和濕度條件下,因此它們是指示物種,能夠揭示景觀特徵的資訊。識別博羅尼亞的生長地點有助於原住民了解土地的生物多樣性,並預測其他資源的分佈地點。

本土木槿:海岸之美

澳洲本土的木槿屬植物(包括木槿屬和扶桑屬植物)在​​沿海地區和部分內陸地區開出碩大艷麗的花朵。生活在這些植物棲息地的原住民群體,對這些植物的生態和文化意義有著深入的了解。

這些花碩大,色彩鮮豔,是教導孩子辨識植物的理想材料。有些品種的花或葉可以食用,其纖維狀樹皮可用於製作繩索。這些植物通常生長在沿海地區,顯示它們靠近海洋資源。

花期有助於標誌著沿海地區的季節更替。當本土木槿花盛開時,它與魚類產卵、鳥類遷徙以及其他對原住民季節曆法至關重要的現象密切相關。

根據一些沿海地區的傳統,木槿花和其他沿海花卉象徵著陸地與海洋之間的聯繫,它們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處,並融合了二者的特徵。這種介於兩者之間的特質使它們在精神和儀式場合中具有重要意義。

丹皮埃拉:藍色花朵

丹皮拉屬植物開出的藍色花朵在澳洲植物中相對少見,這使得它們獨具特色,並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在各種原住民傳統中,藍色將這些花朵與天空、水和精神領域連結起來。

澳洲各地生長著多種不同的水生植物,從熱帶雨林到沙漠,棲息地類型多樣。原住民認識許多水生植物,並了解它們的生態需求和角色。雖然具體的文化用途因地區而異,且部分仍保留在原住民的知識體系中,但這些植物獨特的顏色和形態使其引人注目。

特定季節盛開的花朵有助於標記時間並指導人們的活動。在某些地區,水仙花的花期與特定的氣候模式或某些食物的供應相吻合,因此它們是有用的物候指示植物。

原住民儀式和藝術中的花卉

花卉在原住民的儀式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運用方式因地區、儀式類型和文化群體而異。有些用途是公開的,但許多用途仍然僅限於已受過啟蒙的個人或特定的文化群體。

在儀式中,鮮花可用於身體裝飾,其顏色和形狀蘊含著特定的意義。有些花卉出現在儀式場合是因為它們在特定的季節盛開。另一些花卉則因其與夢境傳說(Dreaming)的關聯或生長於聖地而具有重要意義。

原住民藝術——無論是傳統藝術還是當代藝術——都經常以本土花卉為主題。來自不同地區的岩畫描繪了花卉,有時甚至展現了在環境改變後不再生長的物種。當代原住民藝術家將傳統花卉圖案融入繪畫、紡織品和其他媒材中,在傳承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轉化為新的形式。

藝術中花卉的描繪並非僅僅出於裝飾目的,它承載著文化知識、夢境傳承以及關於土地的訊息。圖案和色彩蘊含著在特定文化脈絡中才能理解的意義,這使得原住民藝術既是知識傳承的載體,也是美感表達的途徑。

花語

原住民語言擁有豐富的植物學詞彙,其中包含描述植物、植物部位​​、生長階段和相互關係的專門術語。許多原住民語言對處於不同生長階段的花朵都有不同的稱呼——花蕾、盛開的花朵、結籽的花朵——這反映了他們對植物細緻的觀察以及精準知識對生存的重要性。

原住民語言中的植物名稱通常描述其特徵、用途或相互關係。例如,一朵花可能因其顏色、形狀、生長環境、吸引的生物或其在傳統醫學或食物系統中的作用而得名。這些名稱蘊含著關於植物的知識,使語言本身成為生態知識的寶庫。

殖民化導致原住民語言的消亡,不僅意味著溝通系統的喪失,更意味著整個知識體系的喪失。語言的消失,也意味著對植物、土地和人際關係的獨特理解的喪失。當代的語言復興工作認識到這一點,並將植物學知識和傳統植物名稱融入語言教學和保護之中。

殖民化的影響

歐洲殖民破壞了原住民與植物之間的關係。土地開墾摧毀了棲息地。外來物種排擠了本土植物。火災模式的改變改變了植物的開花規律和族群數量。原住民被強行驅逐出他們的傳統領地,切斷了他們與特定植物和地點的聯繫。

禁止原住民焚燒土地的做法對植物群落造成了特別嚴重的破壞。許多澳洲植物的演化都依賴規律性的火災,一旦失去火災,它們就會衰落。當原住民被禁止焚燒土地時,包括許多開花植物在內的依賴火災的植物都遭受了損失。生態系功能下降,生物多樣性減少,數千年來一直養育原住民的植物也從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行動和採集限制使得原住民即使植物尚存,也無法取得傳統的植物資源。他們無法在適宜的時節採摘花朵,無法在花朵盛開時舉行儀式,也無法透過與土地的直接互動來教導孩子,這損害了植物知識的文化傳承。

然而,原住民展現了非凡的韌性。儘管經歷了巨大的動盪,大量的植物學知識仍然得以保存。長者們繼續向年輕一代傳授知識。儘管受到禁令的限制,各個社區仍然堅持他們的文化習俗。原住民在適應環境變化的同時,也保留了他們對與土地和植物親緣關係的核心理解。

當代原住民植物學

當代原住民致力於維護、復興和分享適當的植物學知識。原住民護林員管理著大片土地,將傳統生態知識與西方科學結合,以支持生物多樣性、維護文化遺址,並按照祖先的原則照顧這片土地。

由原住民主導的焚燒計畫重新引入了傳統的焚燒習俗,這既有利於生態系統,也有利於文化的延續。當原住民以恰當的方式焚燒土地時,包括許多開花植物在內的依賴火的植物會做出反應,有時甚至在消失數十年後重新出現。這展現了傳統知識修復受損景觀的強大力量。

原住民植物學家和民族植物學家記錄其社區內的傳統植物知識,為語言復興、文化教育和土地管理創造資源,同時確保敏感知識得到保護。這項工作具有多重意義——保護文化遺產、維護文化認同,並向更廣泛的社會展示原住民知識的價值。

原住民植物苗圃培育本土物種,包括傳統食用和藥用植物,支持植被復育工作,提供經濟機會,並維持與植物近緣種的關係。種植傳統植物有助於原住民青年與文化遺產建立聯繫,並了解其祖先深厚的植物學知識。

原住民土地權與植物知識

原住民土地權——即原住民對其與傳統土地持續聯繫的法律認可——涉及證明與土地的持續關係,包括對植物的了解。原住民需提供傳統植物知識、植物利用實踐以及與特定植物物種的持續關係等證據,以支持其土地權主張。

儘管有局限性,但這個法律框架承認原住民與植物之間的關係代表著真正的所有權主張。原住民能夠透過傳統名稱識別植物、描述其用途、解釋季節性規律,並展示與植物相關的持續文化實踐,這表明即使被剝奪了土地,原住民也從未放棄與土地的聯繫。

然而,原住民土地權制度也造成了緊張局勢。原住民有時必須分享神聖或保密的知識來證明其主張,這迫使他們在保護文化完整性和獲得法律認可之間做出艱難抉擇。土地上的花朵成為法律訴訟的證據——這深刻地改變了原住民與土地之間的關係,這種關係並非基於歐洲意義上的所有權,而是基於責任、互惠和歸屬感。

氣候變遷與原住民花卉

氣候變遷深刻影響澳洲的生態系統以及原住民與花卉之間的關係。降雨模式的改變、氣溫的升高以及極端天氣事件的增加擾亂了花卉的開花時間,降低了開花強度,並給植物種群帶來了壓力。原住民描述了傳統的季節指示不再可靠,當相關植物無法按時開花時,儀式的時間安排也變得不合時宜,而他們的土地本身也出現了受損的跡象。

然而,原住民也為應對氣候變遷貢獻了至關重要的知識。傳統的燃燒方式可以減少可燃物,並創造出耐火性強的景觀——這日益被認為是管理澳洲易燃生態系統的關鍵。原住民對植物適應性、生態系統韌性和永續管理的生態知識,為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生態系統健康提供了寶貴的見解。

原住民強調,應對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必須包含原住民的知識和領導。正是這些世世代代維護澳洲生態系統健康的人們,深諳如何在環境變遷中守護這片土地。只有原住民能夠回歸作為土地守護者的傳統角色,澳洲原住民的土地才能更好地抵禦氣候變遷的影響。

持續的關係

原住民的花卉知識代表著世界上最古老的植物學傳統——長達65,000年或更久的直接聯繫、細緻觀察和不斷累積的理解。這種知識並非歷史訊息,而是當代原住民傳承的鮮活實踐。他們繼續守護著這片土地,教導孩子們,舉行儀式,並與植物親緣保持密切的聯繫。

澳洲原住民的花朵蘊含著許多教誨──關於韌性、適應、火、季節和相互連結。或許它們最深刻的教導在於,如何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在原地永續生活。原住民證明,人類可以在維持複雜文化、精深知識體系和豐富精神生活的同時,增強而非破壞支撐它們的生態系統。

對於非原住民澳洲人和全球受眾而言,對待原住民花卉知識的適當回應並非挪用,而是承認並支持原住民的自決權、土地權和文化權威。了解你所居住的土地屬於誰。支持原住民主導的保育和土地管理工作。承認原住民是澳洲土地的合法守護者,他們的知識體系為應對當今挑戰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智慧。

這些花朵在澳洲各地持續綻放——沙漠和雨林,山脈和海岸,無論是原住民仍然居住的地方,還是他們被排斥在外的地方。無論殖民統治如何破壞,這些花朵都與原住民保持聯繫,等待著人們給予它們應有的照料,它們隨時準備回應原住民的文化焚燒儀式,並樂於教導那些以尊重之心接近它們的人們。

原住民與花卉的關係表明,深厚的知識源於長久的相處,智慧是在世代的關注和呵護中積累而成,人類可以融入這片土地,而非佔有它。花卉傳授它們一直以來所傳授的真理——關於季節和循環,關於火與新生,關於韌性和適應,以及一個根本的真理:萬物在偉大的生命之網中相互關聯,當彼此間保持著恰當的關係時,花卉、人類以及所有生命都能共同繁榮。

這種知識——代代相傳,歷經殖民蹂躪得以保存,並被當代原住民所實踐——代表著人類與土地之間最長久、最成功的聯繫。原住民土地上的花朵不僅象徵著抽象的概念,更體現了原住民與其所屬土地之間鮮活的聯繫,展現了當人類文化與自然系統建立在互惠、尊重和對「我們都是永恆夢境中的關係」這一認知之上時,它們便能在漫長的歲月中和諧共存。這永恆夢境連結著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切。

https://www.thebeeorchi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