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r cart is currently empty!
花店指南:世界各地的花水及其產地
花水,又稱純露、花水或花卉蒸餾液,是人類捕捉花卉精華最古老、最優雅的方法之一。數千年來,這些芳香的花水一直被各個文明所珍視,其用途廣泛,涵蓋宗教儀式、醫藥、烹飪以及化妝品等領域。與高濃度的精油不同,花水保留了其來源花卉柔和細膩的香氣,以及精油無法捕捉的水溶性植物化合物。
這本花店指南探索了世界上最重要的花卉水,它們的地理起源、生產方法、文化意義,以及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保存這些傳統的社區。
了解花水
花水是植物原料經蒸氣蒸餾或水蒸餾後所產生的水性副產物。當花朵、葉片或其他植物部位被蒸餾以提取精油時,會產生兩種產物:密度較低的精油漂浮在水面,而穿過植物原料的冷凝蒸汽則稱為花水。這些花水含有微量的精油(通常在0.02%至0.05%之間),以及精油中不存在的水溶性植物化合物。這賦予了花水一種微妙而純正的植物香氣,同時又足夠溫和,可以直接塗抹於皮膚,並且可用於烹飪。
蒸餾技藝源遠流長,可追溯至西元前3000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埃及,但當時的蒸餾技術與後來的發展相比仍屬原始。波斯博學家阿維森納(又稱伊本·西那)在10至11世紀革新了蒸餾技術,他完善了盤管冷卻系統,使現代蒸餾成為可能。他對波斯玫瑰水生產的創新成就廣為流傳,遍及整個伊斯蘭世界,最終傳入歐洲。中世紀的伊斯蘭煉金術士和醫生們不斷發展出日益精湛的蒸餾技術,製作出用於醫藥、烹飪和化妝品的花水,並沿著貿易路線傳播。到了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的修道院和藥劑師也開始採用這些方法。到了17至18世紀,花水已成為歐洲化妝品和烹飪傳統中不可或缺的食材。
玫瑰水:花水中的皇后
波斯和伊朗:古代的中心地帶
玫瑰水的故事始於古波斯,那裡玫瑰的種植和蒸餾歷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伊朗高原獨特的氣候、海拔和土壤成分,使其成為種植大馬士革玫瑰的理想之地。大馬士革玫瑰它後來成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蒸餾玫瑰品種。位於伊斯法罕省、德黑蘭以南約250公里的卡尚市,崛起成為波斯玫瑰水生產的無可爭議的中心,並一直保持著這一地位。
卡尚海拔約945米,四周環繞著沙漠景觀,乍看之下似乎不適宜嬌嫩的玫瑰生長。然而,當地遍布的地下水渠-坎兒井,加上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的氣候,卻為大馬士革玫瑰的生長創造了絕佳條件。卡尚附近的卡姆薩爾和尼亞薩爾村坐落在卡爾卡斯山脈的山麓,是玫瑰種植的主要區域。這些村莊街道狹窄,建築風格傳統,彷彿時間在此凝固,整個村莊的經濟都圍繞著每年春天短暫而繁忙的玫瑰採摘季。
五月中旬到六月初,玫瑰花集中盛開,將大地裝飾成一片粉紅色的花瓣海洋,映襯著乾旱的棕色山巒。家家戶戶在黎明前起床,此時氣溫涼爽,花朵的精油含量也最高。採摘工作必須在上午十點前完成,以免陽光的炙烤導致揮發性化合物蒸發。因此,這段時間玫瑰花採摘活動異常繁忙,整個社區都會動員起來,兒童、老人以及所有身強力壯的人都會參與其中,共同採摘這些珍貴的花朵。
經過幾個世紀的不斷完善,傳統的蒸餾方法使用一種名為“gol-gir”或“玫瑰蒸餾器”的大型銅製蒸餾器。這些精美的器皿往往代代相傳,一次可以容納數百公斤新鮮玫瑰。玫瑰花瓣與水分層放入蒸餾器中,從底部加熱,傳統上使用木柴火,但現在許多生產商為了更好地控制溫度,改用燃氣爐。水沸騰後,蒸氣穿過玫瑰花瓣,帶走其中的揮發性芳香化合物。這些蒸汽流經浸入冷水中的銅管,在那裡冷凝成液體。最後得到的餾出液呈現乳白色,沉澱成兩個明顯的層:一層薄薄的珍貴玫瑰油漂浮在玫瑰水之上。
一年一度的戈拉布吉里節(Golab-giri),即玫瑰水製作慶典,至今仍是伊朗最重要的文化盛事之一。尤其是在卡姆薩爾村,這個節日吸引了來自伊朗各地甚至越來越多的國際遊客。慶典以黎明時分在玫瑰田中舉行的傳統音樂和詩歌朗誦拉開序幕,隨後由德高望重的長者進行象徵性的初摘儀式。白天,各個地點都會進行玫瑰水蒸餾演示,玫瑰的醉人香氣瀰漫在村莊的每個角落。人們會品嚐用玫瑰水調味的傳統美食,家家戶戶熱情款待來訪者,整個慶典活動也成為了文化傳承和社區認同的盛會。
波斯玫瑰水擁有鑑賞家一眼就能辨識出的深邃與複雜。它的香氣濃郁芬芳卻又平衡和諧,絲毫沒有合成玫瑰香水的甜膩之感。其中蘊含著微妙的泥土氣息、一絲辛香,以及一種波斯語中稱為「gol」的特質──這個字既指花朵,也指事物的精髓。玫瑰水在波斯美食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作用遠不止於調味。例如,在「morassa polo」這樣的米飯料理中,石榴、開心果和玫瑰香氣的蒸氣點綴著米粒,宛如一顆顆璀璨的寶石。傳統的甜點,如“gol-o-bolbol”(玫瑰夜鶯)、“sohan”(藏紅花脆餅)以及無數的波斯冰淇淋,都離不開玫瑰水賦予的獨特風味。在炎熱的夏季,玫瑰水與冷水和糖混合,便成了“sharbat-e gol”,一種清爽的飲品,常被用來款待賓客,以示熱情好客。
保加利亞:歐洲的玫瑰谷
波斯孕育了玫瑰水的傳統,而保加利亞的玫瑰谷則將玫瑰種植發展成為一項工業化產業,同時又巧妙地保留了手工品質。這片山谷在保加利亞語中被稱為羅佐瓦多利納(Rozova Dolina),橫跨保加利亞中部,北臨巴爾幹山脈,南接斯雷德納山脈,長約130公里,寬約15公里。卡贊勒克、卡爾洛沃、帕維爾巴尼亞等城鎮及其周邊村莊圍繞著大馬士革玫瑰建立了完整的經濟體系,生產了全球約70%的玫瑰精油和大量的玫瑰水。
保加利亞玫瑰產業始於17世紀奧斯曼帝國時期。當時,土耳其商人發現這片山谷的氣候條件與安納托利亞和波斯(玫瑰早已在此繁茂生長)極為相似。他們引進了大馬士革玫瑰插條,這些玫瑰完美地適應了保加利亞的土壤,短短幾代的時間,玫瑰谷的產量便足以媲美其東方的玫瑰產區。到了19世紀,保加利亞玫瑰精油和玫瑰水以其卓越的品質享譽國際,產量也大幅成長,以滿足歐美市場的需求。
山谷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玫瑰無法抗拒的微氣候。北部的巴爾幹山脈阻擋了來自俄羅斯和北歐的寒風,而南部的斯雷德納戈拉山脈則抵禦了來自地中海的炎熱氣團。春季清晨,薄霧籠罩著山谷,維持著適宜的濕度,使玫瑰的毛孔保持開放,從而促進精油的分泌。經過數百年有機物分解和山間沖刷下來的礦物質,土壤變得肥沃,為玫瑰提供了理想的養分。海拔高度在300公尺至600公尺之間,不同的海拔高度賦予了玫瑰略微不同的香氣特徵。
卡贊勒克是玫瑰谷的非官方首府,這座城市的形象完全圍繞著玫瑰。卡贊勒克玫瑰博物館成立於1969年,坐落在一座設計精美的建築內,其外觀仿照傳統的保加利亞玫瑰蒸餾廠。館藏記錄了三個世紀的玫瑰種植歷史,展品包括古老的銅製蒸餾器、展現幾代玫瑰採摘者生活場景的歷史照片、採摘和節日期間穿著的傳統服飾,以及講解玫瑰油化學成分和生物學原理的科學展品。大馬士革玫瑰博物館附近有幾家仍在運作的釀酒廠,遊客可以在收穫季節參觀蒸餾過程,親身體驗新鮮玫瑰變成芬芳珍寶的過程。
這座小鎮還擁有卡贊勒克色雷斯墓,這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其歷史可追溯至西元前4世紀。墓室內部的壁畫中包含可能是保加利亞境內已知最早的玫瑰圖案,這表明該地區與玫瑰的淵源甚至早於奧斯曼帝國引入的系統性種植。這座古老的墓穴如今已成為現代玫瑰產業的象徵性組成部分,代表著保加利亞文化的深厚歷史根基,以及這片山谷與美麗和精緻的永恆聯繫。
保加利亞玫瑰的採摘模式與波斯相似,都在五月下旬至六月初的短暫季節裡,於黎明時分採摘。然而,兩者的規模卻截然不同。波斯玫瑰的生產主要以手工和家庭工作坊為主,而保加利亞玫瑰種植在共產主義時期就已部分工業化,出現了大型集體農場和國有釀酒廠。 1989年後,該產業重組為混合模式,結合了國有企業、工人合作社和私人生產商,涵蓋了從小型家庭工作坊到大型商業企業的各類規模。
每年六月的第一個週末舉行的玫瑰節(Prazdnik na rozata)以其盛大的場面和絢麗的視覺效果,足以媲美世界上任何其他慶典。節慶持續數日,活動遍布整個山谷,但中心位於卡贊勒克。活動以在指定田地舉行的黎明玫瑰採摘儀式拉開序幕,參與者身著飾有鮮豔刺繡和花冠的傳統保加利亞民族服飾。年輕女性角逐「玫瑰皇后」的稱號,這是一項令人夢寐以求的榮譽,不僅要求候選人擁有美貌,還需具備玫瑰種植方面的知識以及展現當地文化遺產的能力。
在卡贊勒克的遊行隊伍中,精美的花車或完全由玫瑰製成,或裝飾著成千上萬朵鮮花。傳統的舞蹈團表演玫瑰谷特有的民俗舞蹈,包括「埃倫斯卡三駕馬車」和其他一些地方特色舞蹈。露天展示了玫瑰蒸餾的過程,傳統的銅製蒸餾器被放置在城鎮廣場上,人們可以觀看玫瑰轉化為精油和水的過程。工藝品攤販出售各種玫瑰製品,從簡單的玫瑰水到精緻的玫瑰化妝品、玫瑰果醬、玫瑰利口酒以及其他無數的玫瑰製品。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玫瑰香氣,以至於遊客們常常在離開玫瑰谷幾天后,仍然能聞到衣服和頭髮上的玫瑰芬芳。
保加利亞玫瑰水與波斯玫瑰水有著截然不同的特性。伊朗玫瑰水往往口感醇厚複雜,帶有泥土氣息,而保加利亞玫瑰水則展現出更為明亮、純粹的花香。這種差異不僅源於風土,也體現在生產過程上——保加利亞的蒸餾廠通常使用更大、更有效率的蒸餾器,並進行精確的溫度控制,許多蒸餾廠還會進行兩次甚至三次蒸餾以最大程度地提取玫瑰精油,從而生產出一些人認為更加精緻或醇厚的玫瑰水。保加利亞玫瑰水在西歐市場尤其受歡迎,不僅供應給化妝品產業,也出現在面向地中海和中東移民社區的特色食品商店。
土耳其:玫瑰之國
位於土耳其西南部安那托利亞高原的伊斯帕爾塔省,素有「玫瑰之鄉」的美譽,實至名歸。這片海拔在1000至1500公尺之間的山區,玫瑰水的產量足以媲美保加利亞,但土耳其玫瑰水傳統上主要供應國內和區域市場,而非出口到世界各地。該省環繞著土耳其第二大淡水湖——埃伊爾迪爾湖,該湖的存在調節了氣溫,並在炎熱乾燥的夏季提供了灌溉用水。
伊斯帕爾塔的玫瑰種植歷史與奧斯曼帝國的宮廷香水師和土耳其玫瑰園的傳統緊密相連。雖然大規模商業化生產直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發展起來,但幾個世紀以來,該地區的人們一直在清真寺、富裕人家和公共場所的小型花園中種植玫瑰。大馬士革玫瑰在伊斯帕爾塔的氣候下生長得近乎完美,隨著對玫瑰油和玫瑰水的需求不斷增長,農民們意識到玫瑰的經濟潛力,紛紛放棄種植穀物和其他作物,轉而種植玫瑰。
伊斯帕爾塔市週邊城鎮和村莊在玫瑰種植方面發展出了專業技術。距離伊斯帕爾塔市約45公里的凱奇博爾盧(Keçiborlu)尤其以玫瑰水生產而聞名。該鎮的名字意為“號角手”,源自於其歷史上重要的軍事地位,但如今玫瑰已成為當地經濟和文化認同的基石。另一個重要的玫瑰產區沙爾基卡拉阿加奇(Şarkikaraağaç)位於伊斯帕爾塔西北部,靠近托羅斯山脈。這些社區在保留傳統種植方法的同時,也採用了現代農業技術,形成了一種兼顧效率與品質的混合種植模式。
土耳其玫瑰的採摘期在五月和六月,比保加利亞的採摘期略早,這主要是由於土耳其緯度較低,且伊斯帕爾塔屬於大陸性氣候。採摘遵循著普遍的黎明時分採摘模式,但土耳其的採摘者常常一邊勞作一邊吟唱傳統的土耳其民歌,在玫瑰田間營造出獨特的音樂氛圍,成為採摘體驗的一部分。這些代代相傳的歌曲,往往歌頌玫瑰、愛情、美麗以及伊斯帕爾塔的獨特風情,構成了一項與蒸餾技藝本身同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土耳其的蒸餾方法融合了奧斯曼帝國的傳統工藝和奧斯曼帝國後期從歐洲顧問那裡學到的技術。傳統的銅製蒸餾器仍然很常見,但許多生產商已在部分工序中採用不銹鋼設備。土耳其的一個獨特之處在於,他們使用比保加利亞更寬的蒸餾器更窄更高的蒸餾器,一些生產商認為這種設計能萃取出更精緻的玫瑰水風味。最終產品的風味濃鬱度和香氣複雜度介於波斯玫瑰水和保加利亞玫瑰水之間。
土耳其玫瑰水,或稱為“gül suyu”,以令外人驚嘆的方式滲透到土耳其文化的各個層面。它是土耳其最具代表性的甜點——土耳其軟糖(lokum)的調味劑,賦予其獨特的芬芳,使正宗的土耳其軟糖與添加人工香料的廉價仿製品區分開來。伊斯坦堡貝伊奧盧區老字號糖果店或埃及集市附近古老店鋪出品的頂級土耳其軟糖,幾乎全部使用伊斯帕爾塔玫瑰水。玫瑰水也出現在傳統的土耳其飲品中,例如慶典上供應的玫瑰雪芭,以及各種當地特色甜點。在齋戒月期間,玫瑰水更添特殊意義,它被用於許多開齋飯的甜點和飲品中,其香氣象徵著精神的更新和社群的歡慶。
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的玫瑰園
摩洛哥與玫瑰的淵源主要集中在達德斯山谷,也稱為玫瑰谷。這條山谷沿著達德斯河蜿蜒而下,位於摩洛哥中南部阿特拉斯山脈。這片偏遠地區海拔在1400公尺至2400公尺之間,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偶爾下雪。從瓦爾紮札特或壯麗的達德斯峽谷出發,沿著蜿蜒的山路即可抵達。大馬士革玫瑰可能由從麥加朝聖歸來的朝聖者或經由撒哈拉貿易路線引入,幾個世紀前,它適應了這種嚴酷的環境,並成為柏柏爾人經濟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凱拉特姆古納鎮(Kelaat M’Gouna),意為“玫瑰堡壘”,是摩洛哥玫瑰種植的中心。這座小鎮擁有傳統的泥磚建築,與赭色的田園風光融為一體,每年五月都會舉辦摩洛哥最重要的玫瑰節。當地的柏柏爾人,包括阿拉伯語族和塔切爾希特語族,世世代代在此種植玫瑰,每家每戶通常都會在農田中開闢一小片玫瑰園。與保加利亞或伊斯帕爾塔的大片玫瑰田不同,摩洛哥的玫瑰種植規模較小,作物種類也更加多樣化,玫瑰與糧食作物、橄欖樹和其他植物共同生長。
摩洛哥玫瑰水的生產歷來以小規模和社區為單位,女性在其中扮演核心角色。過去幾十年間,達德斯山谷湧現許多婦女合作社,這些合作社不僅賦予女性經濟權力,也保護了以往由母親非正式地傳授給女兒的傳統知識。這些合作社通常得到國際發展組織和摩洛哥政府的支持,它們將傳統蒸餾方法與現代商業模式相結合,生產出的產品既能滿足傳統市場的需求,也能迎合日益增長的天然化妝品行業的需求。
在摩洛哥,玫瑰水的蒸餾過程通常在合作社成員採摘玫瑰後,由合作社成員共同完成。傳統的銅製蒸餾器與其他地方使用的類似,用於處理玫瑰花,但規模比保加利亞或土耳其的工業化生產要小。最終得到的玫瑰水俱有獨特的風味,反映了摩洛哥的風土——比伊朗或保加利亞的玫瑰水略帶綠色和清新感,並會根據海拔和特定山谷的微氣候而略有不同。有些鑑賞家還能從中品嚐到摩洛哥花園中玫瑰旁生長的野生草本植物的氣息,這賦予了玫瑰水更複雜的香氣。
一年一度的凱拉特姆古納玫瑰節將這座平日寧靜的山城裝飾成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吸引著來自摩洛哥各地甚至越來越多的歐洲遊客。玫瑰節通常在五月中旬舉行,此時玫瑰正值盛花期。節慶期間,身著傳統柏柏爾服飾、佩戴玫瑰花飾的年輕女子乘坐裝飾華麗的車輛,穿梭於小鎮之中,舉行盛大的遊行。來自山谷各村莊的團體表演傳統的阿瓦什舞和阿希杜斯舞,展現了該地區豐富的柏柏爾文化遺產。此外,玫瑰節還包括玫瑰皇后選美比賽、傳統玫瑰水蒸餾工藝展示、玫瑰製品和手工藝品集市,以及越來越多地舉辦關於永續農業和女性賦權的論壇。
摩洛哥玫瑰水在當地文化中用途廣泛。它出現在傳統的柏柏爾烹飪中,尤其是在特殊場合的菜餚和甜點中。在土耳其浴儀式中,玫瑰水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們會將玫瑰水灑在臉部和身體上作為最後的照顧。摩洛哥女性歷來使用玫瑰水作為爽膚水和護髮素,現代化妝品科學也證實了這一點。此外,玫瑰水也出現在宗教場合,用於清潔清真寺,有時還會用於葬禮儀式。
印度:玫瑰水傳統的交織畫卷
印度的玫瑰水傳統與莫臥兒王朝的歷史和印度教的宗教習俗緊密相連,其中心主要位於北方邦的古老香水之城坎瑙傑,不過古吉拉特邦、拉賈斯坦邦和南印度部分地區也有相當數量的玫瑰水生產。坎瑙傑位於恆河岸邊,距德里東南約300公里,兩千多年來一直生產香水和香精,古代梵文文獻中就有相關記載。這座城市的香水匠人,許多家族世代從事這項技藝,他們使用與波斯、土耳其和保加利亞的製作方法截然不同的傳統方法製作“古拉布·賈爾”(玫瑰水)。
坎瑙傑玫瑰水製作方法,稱為“deg-bhapka”,使用獨特的銅容器,賦予印度玫瑰水獨特的風味。 deg是一個大型銅鍋,用於加熱玫瑰和水。 bhapka是一個接收容器,放置在單獨的位置,透過一根用布和黏土密封的竹管與deg相連。蒸汽從deg通過竹管,在bhapka中冷凝,bhapka則置於水浴中加速冷卻。雖然這種方法不如現代的盤管式冷凝器高效,但許多印度鑑賞家認為這種方法製作的玫瑰水品質更勝一籌,他們認為竹管賦予了玫瑰水一些金屬冷凝器無法實現的微妙特性。
坎瑙傑的玫瑰水生產主要使用大馬士革玫瑰不過,有些生產者也種植其他玫瑰品種,包括印度本土玫瑰。坎瑙傑位於恆河平原,擁有肥沃的沖積土壤、充足的水源,以及夏季炎熱、冬季溫和的氣候,非常適合玫瑰生長。坎瑙傑周圍環繞著玫瑰園,其中許多屬於香水世家,他們依靠玫瑰園獲取原料。由於印度緯度較低,夏季炎熱來得早,因此玫瑰的採摘通常在三月和四月進行,比歐洲的採摘時間早。
坎瑙傑的調香師,被稱為「阿塔瓦拉」(attarwalas),在印度社會中佔據著一個獨特的地位。他們大多來自穆斯林家庭,祖先在莫臥兒王朝時期,甚至更早的德里蘇丹國時期來到坎瑙傑,帶來了波斯的蒸餾技巧。這些家庭在舊城區建立了作坊,那裡狹窄的巷道僅容自行車通行,通往隱藏在樸素外牆後的庭院式建築。庭院內,銅製蒸餾器(degs)和蒸餾爐(bhapkas)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成袋的乾燥花、瓶瓶的香精和玫瑰水擺滿了直達天花板的架子。調香技藝,包括不同蒸餾的精確時間以及各種花香調配的藝術,都由父子相傳,有些家族的調香世家可以追溯到十五代甚至二十代以前。
印度玫瑰水在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宗教儀式中都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印度教寺廟使用玫瑰水(gulab jal)來淨化聖地,有時也會將其灑在信徒身上以示祝福。在節日期間,尤其是在與鮮花和感官之美相關的克里希納節慶活動中,玫瑰水會出現在各種儀式和祭品中。穆斯林社區在周五的清真寺禮拜中使用玫瑰水,它也在喪葬儀式中發揮作用,例如在葬禮準備過程中,逝者的遺體可能會用玫瑰水清洗。這種宗教意義確保了傳統玫瑰水的需求持續存在,即使市場波動影響化妝品和烹飪用途,這種需求也不會減弱。
在印度菜餚中,玫瑰水為眾多菜餚增添風味,其中最著名的當屬甜膩的“古拉布·賈蒙”(gulab jamun),其名稱字面意思就是“玫瑰漿果”。這種用牛奶製成的固體小丸子,油炸後浸泡在玫瑰糖漿中,在印度各地的慶祝活動和甜點店中隨處可見。米布丁「克希爾」(kheer),尤其是為宗教節日準備的版本,通常也會加入玫瑰水。精緻的分層米飯料理「比爾亞尼」(biryani)傳統上會在最後加入玫瑰水,將其與藏紅花混合,淋在米飯層上,然後密封鍋蓋進行燜煮。尤其在印度北部,玫瑰水出現在各種飲品中,從清涼的“魯阿夫扎”(rooh afza,一種用牛奶和玫瑰水混合的糖漿)到各種拉西(lassi)飲品,不一而足。
古吉拉特邦已成為另一個重要的玫瑰水生產中心,尤其是在瓦多達拉和蘇拉特兩座城市週邊地區。古吉拉特玫瑰水不僅供該邦龐大的人口,也出口到東非市場,在東非,古吉拉特社群與印度保持緊密的文化聯繫。拉賈斯坦邦,特別是齋浦爾和普什卡週邊地區,生產玫瑰水,主要面向旅遊市場,也用於製作傳統的拉賈斯坦邦甜點。聖城普什卡擁有眾多玫瑰園,並已發展出獨特的玫瑰水生產模式,將玫瑰水作為一種與該城宗教意義相關的聖物,銷售給尋求精神慰藉的信徒和遊客。
敘利亞和黎巴嫩:黎凡特遺產
儘管近期局勢動盪,敘利亞和黎巴嫩仍保留可追溯至古代的玫瑰水製作傳統。大馬士革,其名稱本身就與大馬士革玫瑰有關(儘管詞源關係尚存爭議),曾是世界最重要的玫瑰水生產中心之一。環繞大馬士革的古塔綠洲,擁有巴拉達河及其支流的充沛水源,適宜大規模種植玫瑰,這些玫瑰水供應給當地市場以及整個奧斯曼帝國的釀酒廠。
敘利亞城市米丹(Al-Midan)位於大馬士革南部,以玫瑰水蒸餾廠聞名。許多蒸餾廠在21世紀初仍在運營,直到戰爭中斷了生產。敘利亞玫瑰水以其卓越的品質和濃鬱的香氣而著稱,有人認為這歸功於古塔地區獨特的風土,也有人認為這得益於注重精油含量而非水分含量的蒸餾工藝。傳統的敘利亞甜點,尤其是大馬士革老城區基督教糕點師製作的甜點,都大量使用了這種當地產的玫瑰水。
黎巴嫩的玫瑰水產區主要集中在幾個地區,其中在貝卡谷地和北部的黎波里週邊地區尤其重要。黎巴嫩山區村莊,特別是舒夫地區和貝特丁週邊地區,保留小規模的玫瑰種植,為當地的釀酒廠供應原料。黎巴嫩玫瑰水以其純淨清澈而聞名,這些特質深受世界各地黎巴嫩僑民的青睞,使得黎巴嫩玫瑰水儘管產量相對較小,卻成為一種極具價值的出口商品。
與土耳其或保加利亞的產品相比,黎凡特玫瑰水的香氣往往更加濃鬱,其香氣深度更接近波斯風格。這部分原因在於黎凡特地區種植的大馬士革玫瑰品種,由於幾個世紀以來當地的選育和適應,這些玫瑰的基因可能與保加利亞或土耳其種植的品種有所不同。此外,這也反映了黎凡特地區傳統的蒸餾方法注重品質而非產量,蒸餾週期較短,並且非常注重將香氣濃度最高的初始餾出液與後續餾出液分離。
黎凡特文化中玫瑰水的運用,反映了該地區阿拉伯、土耳其和地中海文化交會的獨特地位。它為一些標誌性甜點增添風味,例如“瑪姆勒”(ma’amoul),這是一種精緻的餅乾,內餡是椰棗、開心果或核桃,通常在復活節和開齋節享用。著名的「阿塔耶夫」(atayef)是一種甜點薄餅,內餡是奶油或堅果,其風味也離不開玫瑰糖漿。 「庫納法」(Knafeh)是一種拉絲起司甜點,上面撒著碎酥皮,浸泡在糖漿中,其獨特的風味也來自玫瑰水。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家庭傳統上都會常備玫瑰水,不僅用於烹飪,還會用來招待客人,在炎熱的夏季,人們會將玫瑰水與冷水混合,作為清爽的迎賓飲品。
橙花水:液態的地中海陽光
突尼斯:橙花之都
如果說伊朗擁有玫瑰水的歷史,那麼突尼斯也可以聲稱在橙花水生產方面佔據類似的統治地位。從突尼斯東北海岸伸入地中海的邦角半島,出產大量苦橙樹,這些樹木所產出的橙花水品質卓越(萊姆這些植物在該地區地中海氣候中茁壯生長。納布勒、哈馬邁特、門澤爾泰米姆和格羅姆巴利亞等城鎮是橙花水產業的核心,每年生產數千噸橙花水,使突尼斯不僅是北非最大的橙花水生產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橙花水生產國。
邦角半島的地理環境為苦橙的種植創造了近乎完美的條件。半島夏季炎熱乾燥,海風調節氣溫;冬季溫和濕潤,提供了必要的低溫和水分。土壤由沙壤土和黏土混合而成,並受到石灰岩的影響,排水良好,同時又能保持足夠的水分。三面環海,靠近地中海,這意味著樹木不會經歷極端的溫差變化,而適宜的濕度也有利於花朵的生長。與為結果而種植的甜橙品種不同,苦橙樹是專門為了觀賞其花朵而栽培的,每年三月至五月,苦橙花都會競相綻放,美不勝收。
收穫季節將卡普邦變成一片銀裝素裹的仙境,數百萬朵芬芳的花朵如同白雪般覆蓋著橘樹。香氣濃鬱到瀰漫整個城鎮,從敞開的窗戶飄入,市場裡也瀰漫著芬芳,為遊客帶來難以忘懷的嗅覺體驗。世代耕耘橘園的家族會在清晨花朵盛開、精油尚未揮發殆盡之時開始採摘,避免因高溫和陽光照射而導致精油流失。嬌嫩的花朵極易碰傷,因此必須格外小心地採摘,因為碰傷的花朵無法提取出品質較差的精油。
納布勒是邦角最大的城市,也是突尼斯橙花水產業的中心。這座城市的麥地那老城區聚集著許多傳統釀酒廠,其中一些建築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這些釀酒廠通常是家族企業,傳承了三代、四代甚至五代,它們將傳統技藝與不同程度的現代化設備相結合。最傳統的釀酒廠仍然使用柴火加熱的銅製蒸餾器,而規模較大的商業生產商則採用帶有精確溫控的不銹鋼設備,儘管大多數生產商認為銅製蒸餾器能賦予最終產品更卓越的品質。
橙花蒸餾過程對時間和溫度的控制尤其重要。橙花比玫瑰更嫩,過熱會破壞賦予橙花水獨特甜美蜂蜜香氣的珍貴芳香化合物。突尼斯傳統蒸餾師會在採摘後數小時內將新鮮的橙花放入蒸餾器,並採用世代相傳的精煉花水比例。橙花蒸餾的溫度低於玫瑰蒸餾,首先得到一種名為「橙花水原精」的餾出液,其芳香成分濃度最高;隨後進行多次蒸餾,濃度逐漸降低。
突尼斯橙花水擁有明亮、甜美的花香,帶有蜂蜜般的底蘊和淡淡的綠色意。它的香氣濃鬱而清新,完全沒有苦橙果實本身的苦澀。這種水已成為突尼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幾乎出現在每一種傳統糕點中,並在突尼斯的茶和咖啡文化中扮演核心角色。突尼斯家庭購買橙花水時,通常會購買一公升裝的瓶裝,其用量之大,會讓那些將花水視為珍稀特產、每次只用幾滴而非一大勺的文化背景的人感到震驚。
一年一度的橙花採摘和蒸餾季為卡普邦(Cap Bon)社區帶來經濟活力。成千上萬的季節性工人,其中許多是來自周邊農村地區的婦女,前來採摘橙花。在旺季,蒸餾廠晝夜不停地運轉,一到工廠就立即加工橙花以保持其新鮮度。滿載橙花的拖拉機和卡車在蒸餾廠門口排隊,廠內,工人將新鮮的橙花放入蒸餾器,並將蒸餾出的橙花液裝瓶。橙花產業的經濟影響不僅限於直接生產,還帶動了包括瓶子製造、標籤印刷、運輸和出口便利化在內的相關產業。
突尼斯主要向法國出口橙花水。法國擁有大量北非移民,他們保留依賴橙花水的烹飪傳統。此外,突尼斯也向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沙烏地阿拉伯和海灣國家等其他阿拉伯國家出口橙花水。突尼斯與法國的出口連結既反映了其殖民歷史,也體現了法國南部和普羅旺斯地區烹飪中對橙花水的傳統運用。突尼斯生產商開發了各種等級的橙花水,從工業用基礎產品到專賣店銷售的高級產品,以及美食和天然化妝品市場的優質產品。
摩洛哥:蘇斯河及其周邊地區的橙花
摩洛哥的橙花水產區分佈在幾個不同的區域,每個區域都有其獨特的特徵。位於摩洛哥南部的蘇斯馬薩地區,以塔魯丹特和阿加迪爾為中心,已成為重要的產區,儘管其產量不如突尼斯。該地區氣候溫和,幾乎沒有霜凍,適合柑橘類作物的廣泛種植,其中包括專門用於生產橙花水的苦橙園。蘇斯山谷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和安提阿特拉斯山脈之間,得益於山上融雪帶來的季節性洪水,儘管摩洛哥氣候半乾旱,但其水源通常較為穩定。
塔魯丹特(Taroudant)因其壯觀的紅色泥磚城牆而常被稱為“小馬拉喀什”,它坐落在蘇斯橙花產區的中心地帶。小鎮週邊遍布許多橙園,其中許多已有數百年歷史,高大的橙樹在春天盛開著繁茂的花朵。當地的釀酒廠,從小型家庭工作坊到大型合作社,都採用融合了摩洛哥傳統技藝以及突尼斯和西班牙影響的方法來加工這些橙花。由此釀造的橙花水往往比突尼斯的產品風味更為複雜,一些生產商認為這歸功於蘇斯獨特的風土,包括阿甘樹和其他本土植物的影響,這些植物的精華可能會微妙地影響附近生長的橙花。
摩洛哥北部,特別是菲斯、梅克內斯週邊地區以及里夫山脈一帶,也出產橙花水,但規模通常較小,更偏向手工釀造。這些北部地區的氣候比蘇斯地區涼爽濕潤,橙花水的生產主要面向當地市場,而非出口。菲斯擁有古老的麥地那和傳統的工匠區,至今仍保留著幾家蒸餾廠,生產橙花水、玫瑰水和其他花香精。這些菲斯蒸餾廠通常位於麥地那內擁有數百年歷史的建築中,傳統的銅製設備擺放在幾代以來用途始終如一的房間裡。
摩洛哥橙花水在該國豐富的烹飪傳統中隨處可見。它為「羚羊角」(cornes de gazelle)增添風味,這是一種新月形餅乾,內餡是杏仁醬,表面撒有糖粉,堪稱摩洛哥最負盛名的糕點之一。 「布里瓦特」(Briwat)是一種油炸糕點,內餡是杏仁和蜂蜜,橙花水的加入使餡料和蜂蜜糖漿的風味更加濃鬱。 「卡布·加札勒」(Kaab el ghazal)與羚羊角相似,但略有不同,其正宗風味也離不開橙花水。甚至一些鹹味菜餚也會用到橙花水,例如將雞肉與醃檸檬和橄欖一起烹製的塔吉鍋,在烹飪即將結束時加入少量橙花水,可以提亮菜餚複雜的風味。
摩洛哥薄荷茶文化也融入了橙花水,有些家庭會在泡茶時滴入幾滴,使其香氣更加豐富複雜,比純薄荷茶更芬芳。這種做法在城市地區和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中更為常見,因為橙花水是茶葉、薄荷和糖以外的額外開支,而茶葉、薄荷和糖是薄荷茶的主要原料。橙花水也出現在摩洛哥土耳其浴的儀式中,在蒸汽浴和擦洗之後,人們會將橙花水潑灑在臉部和身上,為沐浴體驗畫上清涼芬芳的句號。
黎巴嫩和敘利亞:黎凡特橙花
黎巴嫩沿海平原,特別是南部的西頓和提爾週邊地區,以及向北延伸至貝魯特和的黎波里一帶,歷來是苦橙種植和橙花水生產的中心地帶。黎巴嫩的橙園,其中許多歷史悠久,並按照傳統的地中海農業模式與其他果樹混種,春天盛開的橙花在當地採摘並蒸餾而成。與突尼斯相比,黎巴嫩橙花水的生產規模較小,但其精緻的口感和卓越的品質卻享有盛譽。
與口感較濃鬱的突尼斯風格相比,黎巴嫩威士忌的風味往往更加細膩優雅,有人形容它帶有更純粹的花香,蜂蜜般的甜味則較少。這或許與黎巴嫩種植的苦橙品種不同有關,也可能是因為黎巴嫩的蒸餾過程更注重口感的細緻而非強烈。黎巴嫩釀酒師通常以傳統工藝為傲,儘管現代設備琳瑯滿目,許多人仍然堅持使用銅製設備和柴火,他們認為這些傳統方法能帶來更佳的品質,足以彌補其更高的人工和時間成本。
敘利亞沿海地區,特別是拉塔基亞和奧龍特斯河谷週邊地區,歷來盛產橙花水,主要供應國內市場,出口有限。敘利亞橙花水與黎巴嫩橙花水類似,以精緻而非濃烈著稱,其清爽的花香與敘利亞糖果商引以為傲的精緻甜點尤為相得益彰。敘利亞近期的衝突嚴重衝擊了橙花水產業,部分生產設施被摧毀,許多技藝精湛的釀酒師被迫逃離家園,不過在受戰火影響較小的地區,部分生產仍在繼續。
黎凡特地區的橙花水在當地著名的甜點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Namoura」(Namoura)是一種浸泡在橙花糖漿中的粗粒小麥粉蛋糕,其獨特的風味完全依賴於優質的橙花水。 「哈拉維特·吉本」(Halawet el-jibn)是一種裹著奶油的甜奶酪,搭配橙花糖漿食用,這種糖漿的甜度必須與花香完美平衡,才能保持其風味。 「馬弗魯克」(Mafroukeh)是一種用粗粒小麥粉布丁層層疊疊、夾著甜奶酪並淋上糖漿的甜點,同樣需要橙花水才能展現其正宗的風味。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咖啡傳統中也融入了橙花水,一些家庭會在咖啡壺中滴入幾滴,創造出一種香氣四溢的咖啡體驗,令習慣了普通咖啡的人感到驚喜。
埃及:尼羅河三角洲橙花
埃及的橙花水生產主要集中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特別是開羅以北的蓋盧比耶省週邊地區,以及地中海沿岸亞歷山大港附近的地區。埃及苦橙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可能始於伊斯蘭時期,當時三角洲的農業在各個穆斯林王朝的統治下蓬勃發展。三角洲極其肥沃的沖積土壤、尼羅河及其支流帶來的充沛水源,以及受地中海氣候影響的氣候條件,都為橙子的種植提供了適當的條件,其中包括專門用於生產橙花水的苦橙品種。
埃及橙花水主要面向國內市場,出口主要銷往其他阿拉伯國家,而非歐洲。這款產品風格樸實無華,既不追求黎巴嫩產品的精緻,也不追求突尼斯產品的濃烈,介於兩者之間。埃及的釀酒廠規模各異,從三角洲村莊的小型作坊(採用簡易設備和傳統工藝生產)到開羅附近服務龐大城市市場的大型工廠,應有盡有。
在埃及文化中,橙花水是齋戒月期間和各種慶祝活動中傳統甜點的常用原料。埃及版的阿塔耶夫(一種在黎凡特地區廣受歡迎的甜點)「卡塔耶夫」(Qatayef)就使用了橙花糖漿。 「巴斯布薩」(Basbousa)是一種粗粒小麥粉蛋糕,在阿拉伯世界隨處可見,尤其在埃及備受喜愛,其糖漿中也含有橙花水。埃及家庭也常將橙花水作為助消化劑,在飽餐後將其與水混合飲用,這種做法源自於埃及傳統醫學,至今仍然很普遍。
法國:普羅旺斯與蔚藍海岸的傳統
法國的橙花水主要產於蔚藍海岸,尤其是濱海阿爾卑斯省的格拉斯週邊地區,以及較廣的普羅旺斯地區。這種生產方式頗具特色,因為法國大部分橙花蒸餾廠主要生產用於香水產業的橙花精油,而橙花水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副產品。格拉斯是法國香水業的歷史中心,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保持著香水生產,其香水廠和蒸餾廠位居世界頂級之列。
法國蔚藍海岸的苦橙種植歷史悠久,可追溯至數百年前。這裡氣候溫和,適合柑橘類植物生長。該地區的許多苦橙樹都樹齡悠久,它們虯曲的樹幹和茂密的樹冠在春天盛開,花朵繁盛,展現出老樹特有的濃郁花香。其中一些苦橙樹生長在與香水工作坊相關的古老花園中,世代以來,人們精心照料它們,為它們提供珍貴的原料。
格拉斯的蒸餾過程專注於橙花油的生產,這需要精湛的技藝,也是用於高級香水中的一種極其珍貴的原料。同時生產的橙花水則供應多個市場,包括法國烹飪、天然化妝品和芳香療法。法國橙花水通常被定位為高端手工產品,強調風土、有機種植(如適用)和傳統工藝,因此價格高於北非產品,但卻吸引了那些追求純正品質且願意為此買單的消費者。
普羅旺斯菜餚也有使用橙花水的傳統,雖然不如北非烹飪那麼普遍。一些傳統的普羅旺斯甜點,例如某些類型的“navette”(船形餅乾)、各種“fougasse”(甜麵包)以及普羅旺斯貴族宮廷的古老食譜,有時都會用到橙花水。橙花水也出現在一些傳統的普羅旺斯利口酒和餐後酒。在現代法國美食中,廚師們重新發現了橙花水的妙用,並將其融入到現代甜點、冰淇淋,甚至一些鹹味菜餚中,從而在法國的地中海傳統和北非風味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西班牙:安達盧西亞橙花遺產
西班牙的橙花水生產與該國的伊斯蘭歷史直接相關,當時的安達盧斯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之一。摩爾人將苦橙的種植引入西班牙南部,從科爾多瓦到格拉納達再到塞維利亞,在庭院、花園和農田中都種植了苦橙樹。這些樹木完美地適應了西班牙的地中海和半乾旱氣候,許多歷史悠久的苦橙樹至今仍在西班牙的城市中生長,它們芬芳的春花瀰漫整個街區。
塞維利亞以其苦橙樹而聞名,這些樹木遍布舊城街道,也生長在阿爾卡薩宮和其他歷史遺跡的庭院中。這些被稱為塞維利亞橙的果實主要用於製作英國果醬,但其花朵也被採摘用於蒸餾。與突尼斯的工業化生產相比,塞維利亞的橙花水生產規模較小,更偏向手工操作,大部分產品供應西班牙國內市場,部分出口到英國。西班牙橙花水與英國的烹飪傳統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
瓦倫西亞和西班牙東部其他地區也生產橙花水,但規模有限。瓦倫西亞的橘子種植以鮮食和榨汁的甜橙為主,但也保留了一些苦橙園,部分原因是它們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瓦倫西亞地區的小型釀酒廠生產的橙花水供應當地市場,也用於製作瓦倫西亞傳統的甜點和利口酒。
西班牙橙花水體現了幾個世紀以來地中海和伊斯蘭烹飪文化的融合。安達盧西亞的傳統西班牙甜點尤其展現了這種傳承,其配方在摩洛哥或突尼斯也同樣適用。 「Pestiños」是一種油炸糕點,用茴香和橙花水調味,再淋上蜂蜜,直接延續了摩爾人的烹飪傳統。某些類型的「roscos」(環狀蛋糕)和「polvorones」(酥脆餅乾)也加入了橙花水,但各地做法略有不同,有些版本會使用,有些則不會。
橙花水:調香師的純露
儘管橙花水和橙花水都源自苦橙花,但由於生產方法不同,且面向不同的市場,因此橙花水應單獨討論。橙花(Neroli)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安妮·瑪麗·奧爾西尼(Anne Marie Orsini),她是布拉恰諾公爵夫人和意大利內羅拉公主,在17世紀推廣了橙花油。橙花水是專門用於蒸餾橙花精油的純露,其蒸餾時間更長,並採用特定的技術,因此其精油成分和花香特徵都與普通橙花水有所不同。
突尼斯和摩洛哥是世界上橙花油的主要產地,而蒸餾過程中產生的花水則是重要的副產品。橙花油的生產地與普通橙花水相同——突尼斯的卡普邦和摩洛哥的蘇斯河谷——但生產設施或生產流程專門針對精油提取而非花水生產。蒸餾過程耗時更長,從花朵中提取更多的精油,因此,最終得到的橙花水中的芳香化合物濃度高於普通橙花水。
橙花水比普通橙花水擁有更濃鬱的花香,其香氣層次豐富,不僅包含甜美的蜂蜜香調,還帶有更清新、略帶辛辣的底蘊,使其在芳香療法和天然香水領域備受推崇。橙花水的香氣更純淨、精緻,少了普通橙花水那種簡單的甜味。這種複雜性使得橙花水特別適合需要更精緻香氣的化妝品應用,因此其價格也遠高於普通橙花水。
橙花油及其純露的生產過程比普通的橙花水蒸餾更為專業。蒸餾師必須了解橙花的複雜化學成分,精準掌握何時停止蒸餾,以避免過度蒸餾過程中產生的苦味化合物。他們還必須極度小心地分離油水,因為橙花油極為珍貴,即使是微小的損失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所用設備通常比用於生產普通玫瑰水或橙花水的設備更為精密複雜,配備精確的溫度控制系統,有時甚至包含複雜的冷凝系統。
法國,尤其是格拉斯,生產世界上一些最優質的橙花油和橙花水,儘管產量遠低於北非。法國的橙花生產以香水產業為主,一些歷史悠久的香水公司與幾代為其供貨的蒸餾廠保持長期合作關係。法國橙花油價格高昂,這得益於其獨特的風土、傳統的生產工藝以及格拉斯作為世界香水之都的聲譽。一些規模較小的法國蒸餾廠也進軍奢侈品市場,生產橙花水,並將其作為超高端化妝品原料或芳香療法產品進行銷售。
薰衣草水:普羅旺斯紫色田野
法國:薰衣草之鄉
薰衣草水的故事主要圍繞著法國展開,尤其是普羅旺斯及其標誌性的紫色田園風光,幾個世紀以來,這片土地一直激發著藝術家、調香師和旅行者的靈感。該地區涵蓋多個不同的地理區域,每個區域生產的薰衣草都具有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影響著最終製成的花水。
位於上普羅旺斯阿爾卑斯省的瓦朗索勒高原,或許擁有世界上最著名的薰衣草景觀。這片海拔約500公尺的高原向四面八方綿延數公里,起伏的田野在夏季化作一片波光粼粼的紫色海洋。其規模之宏大令人嘆為觀止——單片薰衣草田可綿延數十公頃,形成一片紫色的地平線,間或點綴著零星的農舍、古老的石牆或成片的樹林。高原氣候炎熱乾燥,夏季寒冷,加上從羅納河谷吹來的密斯特拉風,為薰衣草的生長創造了理想的條件。薰衣草雜交種) 找到理想狀態。
薰衣草,是真薰衣草的天然雜交品種(狹葉薰衣草)和穗狀薰衣草(薰衣草這種薰衣草比它的母本生長得更旺盛,精油產量也更高。植株更大、更茂盛、更整齊,非常適合大規模種植。瓦朗索勒的農民將薰衣草種植成整齊劃一的行,從高原周圍的高處可以欣賞到令人著迷的幾何圖案。收穫期在七月和八月,屆時被稱為「薰衣草收割機」的大型機器會一次性處理整行薰衣草,割下花莖並收集到料斗中,然後運往蒸餾廠。
高原上星羅棋佈著各種蒸餾廠,從小型家庭工坊到每天處理數噸薰衣草的工業化工廠,應有盡有。許多蒸餾廠仍沿用傳統方法:將採摘的薰衣草裝入直接安裝在蒸餾器上的大型金屬容器中。蒸氣穿過薰衣草,帶走精油和芳香化合物,然後流經冷卻盤管並冷凝。最終的混合物分層,薰衣草油漂浮在薰衣草水之上。在收穫季節,蒸餾廠24小時不間斷運轉,以便在薰衣草的香氣開始流失之前進行加工。
在阿爾卑斯山脈海拔較高的地區,介於 800 公尺至 1400 公尺之間,生長著真正的薰衣草(狹葉薰衣草這種薰衣草能在比普通薰衣草更惡劣的環境中茁壯生長。在索爾特、西米亞訥拉羅通德週邊地區以及延伸至德龍省普羅旺斯地區的這些高海拔薰衣草田,所生產的薰衣草香氣品質較佳,但產量較低。真正的薰衣草植株較小,形狀不規則,種植和採收難度也較大。其花朵所含精油較少,但這種精油——以及與之配套的花水——比普通薰衣草產品擁有更甜美、更精緻、更複雜的香氣。
這款高海拔薰衣草獲得了AOC(原產地命名控制)認證,被命名為「上普羅旺斯薰衣草」(Lavande de Haute-Provence),這一頭銜保證了其真實性、產地和生產方法。該地區的農民必須滿足有關種植方式、採摘技術和蒸餾方法的嚴格要求。最終產品品質卓越,價格遠高於普通薰衣草產品,但鑑賞家們堅信,其非凡的香氣品質絕對物有所值。
德龍省普羅旺斯地區,特別是迪厄勒菲、格里尼昂等城鎮週邊,一直延伸到旺圖山的山坡,是另一個重要的薰衣草產區。德龍省的有機薰衣草種植發展迅速,許多農場獲得了有機認證,並成功打入高端市場,滿足市場對有機認證原料的需求。該地區的薰衣草田雖然面積可能不如瓦朗索勒,但景色同樣令人嘆為觀止,薰衣草綿延至遠方,與旺圖山獨特的白色石灰岩山峰遙相呼應。
傳統的移動式蒸餾器曾在普羅旺斯的薰衣草收穫季節穿梭,停靠在各個農場,現場加工薰衣草。這些移動裝置安裝在卡車底盤上,鍋爐、蒸餾器和冷卻系統全部整合在一起,會在農場的田地裡停留一兩天,蒸餾該農場的全部收成,然後再前往下一個地點。雖然現在大部分生產已經轉移到固定式蒸餾器,但仍有一些移動式蒸餾器在運營,部分原因是它們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部分原因是一些小農戶更喜歡這種傳統方式,以及能夠親自監督自家作物蒸餾過程。
每年七月和八月,普羅旺斯各地都會舉辦薰衣草節,慶祝豐收,並彰顯薰衣草對當地文化認同的重要性。瓦朗索勒薰衣草節通常在七月中旬舉行,活動包括薰衣草田導覽、蒸餾示範、販售薰衣草產品的市集(從精油、水到香皂、蜂蜜和手工藝品應有盡有),以及各種文化表演。一些較小的村莊也會舉辦自己的慶祝活動,通常包括傳統的普羅旺斯舞蹈、音樂和以薰衣草為原料的美食。
普羅旺斯薰衣草水因產地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淡紫色薰衣草水(Lavandin water)草本氣息較濃,略帶樟腦味,清爽潔淨,但甜度不及真正的薰衣草水。產自高海拔地區的真正薰衣草水則香氣更甜美、更精緻,花香比草本氣息更為突出。這兩種薰衣草水在法國化妝品中均有廣泛應用,產品種類繁多,從藥房出售的普通薰衣草水爽膚水,到奢侈品牌強調普羅旺斯原產地的精緻配方,應有盡有。
保加利亞:玫瑰以外的薰衣草
保加利亞素以玫瑰種植聞名,如今也發展了相當規模的薰衣草種植,種植區域往往與玫瑰種植區重疊。卡爾洛沃週邊地區以及延伸至巴爾幹山脈一帶都適宜玫瑰和薰衣草的生長,一些農場實行玫瑰和薰衣草輪作,或同時種植兩種作物。保加利亞的薰衣草種植面積雖然不如普羅旺斯,但卻出產大量的薰衣草精油和薰衣草水,主要供應歐洲化妝品市場。
保加利亞薰衣草種植在共產主義時期迅速發展,當時國家計劃經濟將薰衣草視為重要的出口作物。 1989年後,該產業進行了重組,許多原集體農場轉為私有或合作所有權。保加利亞薰衣草往往…狹葉薰衣草是真正的薰衣草,而不是雜交薰衣草,因此所得產品的香氣特徵更接近法國高海拔薰衣草,而不是瓦倫索爾雜交薰衣草。
保加利亞的氣候受大陸性氣候影響,冬季寒冷,夏季炎熱,這使得薰衣草特別耐寒。一些芳香療法從業者聲稱能辨別出法國薰衣草水和保加利亞薰衣草水的區別,保加利亞薰衣草水略帶泥土氣息,但這些差別很細微,並非人人都能認同。可以肯定的是,保加利亞薰衣草水品質優良,價格通常低於法國產品,因此在天然化妝品行業廣受歡迎,因為在這個行業,成本和品質同樣重要。
卡贊勒克及其周邊玫瑰谷城鎮已發展成為多種花卉的生產中心,並舉辦玫瑰和薰衣草節。當地的釀酒廠通常會加工這兩種花卉,但加工時間不同——玫瑰在五月和六月,薰衣草在七月和八月——從而提供了全年就業機會和經濟活動。這種多元化經營幫助保加利亞花水生產商在市場壓力和來自其他國家大型生產商的競爭下保持了生存能力。
英國:英國薰衣草的復興
英國的薰衣草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個世紀以前,但20世紀隨著生產轉移到法國和其他氣候更適宜的地區,英國的薰衣草種植業經歷了顯著衰落。然而,近幾十年來,英國的薰衣草種植業出現了顯著的復興,英國的薰衣草農場成為了重要的旅遊景點,並生產出高品質的薰衣草水,供應國內和出口市場。
諾福克郡、肯特郡、科茨沃爾德以及英格蘭南部部分地區如今遍布著眾多薰衣草農場,這些農場將商業生產與農業旅遊相結合。例如,赫特福德郡的希欽薰衣草農場、薩裡郡的梅菲爾德薰衣草農場以及科茨沃爾德的科茨沃爾德薰衣草農場,已成為遊客體驗薰衣草田風光的理想目的地,而無需遠赴普羅旺斯。這些農場種植大片薰衣草,品種都經過精心挑選,以適應英格蘭較為涼爽潮濕的氣候,營造出紫色的田野,構成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畫面。
英國薰衣草種植重點狹葉薰衣草有些品種能夠適應英國的氣候,其中包括一些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英國品種,例如“希德科特”(Hidcote)和“芒斯特德”(Munstead)。這兩個品種均在英國培育,至今仍深受世界各地花園的喜愛。英國薰衣草的收穫時間比法國晚,通常在八月,此時英國夏季的持續溫暖氣候才足以讓薰衣草達到盛花期。
英國薰衣草水俱有獨特的風味,反映了英國的風土。英國氣候較為涼爽濕潤,孕育出的薰衣草香氣比地中海薰衣草更為柔和,辛辣程度稍遜,但卻帶有一種獨特的甜美和細膩,英國生產商將其視為一種優勢。小規模蒸餾,通常使用傳統的銅製設備,確保了對薰衣草的精心處理,從而保留了工業化生產中可能流失的微妙香氣。
英國薰衣草的復興與英國農業的整體趨勢密切相關。為了維持生計,農場正日益多元化發展,轉向種植高價值的特色作物和發展農業旅遊。薰衣草農場提供採摘體驗、販售薰衣草產品的農場商店、供應薰衣草風味食品和飲料的咖啡館,以及吸引遊客拍照留念的場所,這些都吸引著願意付費的遊客。這種將農業生產、直接面向消費者的銷售和旅遊收入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已被證明非常成功,因此新的薰衣草農場仍在不斷出現。
西班牙、義大利和地中海擴張
西班牙的薰衣草產區位於瓜達拉哈拉省的布里韋加,距離馬德里東北方約100公里。在過去幾十年間,該地區已發展成為重要的薰衣草產區,擁有大片薰衣草田,其視覺效果可與普羅旺斯媲美,儘管規模略遜一籌。每年七月,布里韋加的「紫色海洋」都會吸引成千上萬的西班牙和國際遊客前來參加一年一度的薰衣草節,該節日已成為西班牙最受歡迎的農業旅遊盛事之一。
西班牙薰衣草生長在比法國薰衣草更炎熱乾燥的氣候中,因此其香氣更為濃鬱,甜度略低。蒸餾過程在當地進行,生產設施從小型手工作坊到服務商業市場的大型工廠不等。西班牙薰衣草水主要銷往西班牙及其他西班牙語國家,但也出口到歐洲的一些化妝品製造商。
義大利的薰衣草主要產於皮埃蒙特大區,尤其是在都靈以南的庫內奧週邊地區和濱海阿爾卑斯山脈一帶。義大利的薰衣草種植規模較小,以手工方式為主,注重品質,通常追求有機認證。義大利薰衣草產品定位高端市場,行銷重點在於「義大利製造」的精湛工藝和傳統種植方法。一些義大利薰衣草農場已發展出完善的農業旅遊項目,提供住宿、餐飲和薰衣草體驗,吸引著尋求道地義大利鄉村風格的富裕遊客。
包括希臘、克羅埃西亞和土耳其部分地區在內的其他地中海地區也發展了有限的薰衣草種植,這些種植者通常看到了薰衣草在農業生產之外的旅遊潛力。雖然這些地區的薰衣草產量仍然很小,但它們為全球薰衣草水源供應做出了貢獻,也幫助當地經濟擺脫了對傳統作物的依賴,實現了多元化發展。
茉莉花水:捕捉夜晚的芬芳
印度:茉莉花之鄉
茉莉花水的生產面臨獨特的挑戰,因為茉莉花不像玫瑰或橙花那麼嬌嫩,必須格外小心地加工。印度,特別是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和卡納塔克邦,是茉莉花水的主要產地。茉莉花(阿拉伯茉莉)和茉莉花(西班牙茉莉),這兩種植物都適合在印度的熱帶和亞熱帶氣候中生長。
泰米爾納德邦的馬杜賴以盛產茉莉花而聞名全球,其中「馬杜賴茉莉」(Madurai Malli)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質的茉莉花之一。這座城市及其周邊農村地區種植大量的茉莉花,主要用於製作花環,供應南印度各地的寺廟、婚禮和個人裝飾。茉莉花環是印度教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徒會在寺廟供奉茉莉花環,並在宗教節日期間佩戴在頭髮上。這種文化意義意味著大部分茉莉花都用於鮮花市場而非蒸餾,因此茉莉花水相對稀少且價格昂貴。
馬杜賴周圍的茉莉花田景色宜人,潔白的茉莉花在深綠色的葉子映襯下格外醒目。茉莉花在傍晚開放,並在夜間散發出最濃鬱的香氣,因此採摘工作通常在夜間或清晨進行。採摘者通常是女性,她們在燈光下小心翼翼地採摘潔白的茉莉花,並將它們放入籃子中。這些花必須在採摘後的幾個小時內運往市場或蒸餾廠,因為一旦採摘,它們的香氣就會迅速消散。
在泰米爾納德邦各地,零星分佈著一些小型蒸餾廠,生產茉莉花水。這些蒸餾廠通常由家族經營,將茉莉花與其他芳香植物一起加工。蒸餾過程需要格外小心,因為過高的溫度會破壞茉莉花中精緻的芳香成分。傳統的銅製蒸餾器透過精確的溫度控制,生產出帶有濃鬱甜香、略帶辛辣的綠色底蘊的茉莉花水。這種花水用於阿育吠陀醫學、傳統化妝品,有時也用於寺廟儀式。
卡納塔克邦,特別是邁索爾和班加羅爾週邊地區,也盛產茉莉花,部分茉莉花會蒸餾製成茉莉花水。邁索爾歷來以香水和香料生產而聞名,這些產業對茉莉花精油和茉莉花水的需求量很大。該地區的茉莉花種植不僅供應這些行業,也供應花環市場,形成了雙用途的生產體系,使得儘管產量相對較低,但蒸餾仍然具有經濟可行性。
印度茉莉花水除了用於美容之外,還有許多其他傳統用途。阿育吠陀醫學將茉莉花水用作清涼劑,認為它有助於降低體內過熱,舒緩身心。傳統美容配方中也使用茉莉花水作為爽膚水和護髮素,人們相信它能改善膚色,使頭髮亮澤。現代化妝品科學也證實了這些傳統用途,並認可茉莉花中對皮膚健康的有益成分。
埃及:古老的茉莉花傳統
埃及與茉莉花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那時茉莉花就與宗教儀式和香水製作密切相關。尼羅河三角洲和開羅週邊地區尤其適合茉莉花的種植。茉莉花茉莉花在埃及炎熱的氣候和充足的灌溉條件下茁壯生長。埃及的茉莉花田通常是小塊地,與其他農業生產相結合,生產的茉莉花既供應鮮花市場,也少量蒸餾製成茉莉花水和精油。
埃及茉莉水主要供應當地市場,常用於傳統化妝品、香料,偶爾也用於烹飪。埃及釀酒師沿用傳統工藝,通常使用簡單的銅製蒸餾器,以木柴或煤氣加熱,小批量生產香氣濃鬱的茉莉花水。埃及茉莉花水的香氣濃鬱,帶有強烈的花香,有人認為其吲哚氣息和異國風情比印度茉莉花水更強烈。
開羅傳統的香水區-汗·哈利利集市,數百年來一直出售茉莉花水和精油。這些店家多為家族企業,代代相傳技藝,從三角洲及週邊農業區的蒸餾廠購買茉莉花產品。店主們沿襲著傳統的陳列方式,將茉莉花水裝在玻璃瓶中,然後由店主分裝到顧客自帶的容器裡,這種做法將現代商業與古老的傳統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北非:摩洛哥和突尼斯茉莉花
摩洛哥和突尼斯都種植茉莉花,並生產少量茉莉花水,但與玫瑰水或橙花水產業相比,生產規模仍然很小。突尼斯茉莉花,特別是產自橙花水主要產地卡普邦地區的茉莉花,生長在花園和小塊農田中,受益於地中海氣候。突尼斯茉莉花的種植重點在於…茉莉花它能很好地適應該地區的條件,並能開出大量的花朵。
突尼斯茉莉花水是一種特色產品,通常由主要生產橙花水的蒸餾廠生產,但這些蒸餾廠也保留了茉莉花水的蒸餾能力,以滿足重視本地茉莉花產品的細分市場需求。與其他一些茉莉花水相比,突尼斯茉莉花水的香氣更加純淨、精緻,花香濃鬱,但較少帶有來自炎熱氣候地區茉莉花常見的濃重吲哚味。
摩洛哥的茉莉花種植分佈在多個地區,包括菲斯週邊地區和南部綠洲,那裡茉莉花與橘樹和其他芳香植物共生。與突尼斯茉莉花水一樣,摩洛哥茉莉花水也傾向於專業生產,主要服務於香水製造商、傳統醫藥從業者和高端化妝品市場。一些摩洛哥生產商將茉莉花水定位為面向國際市場的優質產品,並強調有機種植和傳統蒸餾過程。
法國:格拉斯和香水師的茉莉花
法國香水之都格拉斯,歷史上曾種植過大片茉莉花田,為當地香水公司提供原料,用於生產世界上一些最著名的香水。茉莉花這種被稱為西班牙茉莉或皇家茉莉的植物,在法國裡維埃拉溫和的地中海氣候中茁壯成長,開出的花朵具有非凡的芳香品質,格拉斯的調香師認為這是創造最上等香水的必要原料。
格拉斯的茉莉花傳統採摘期為八月至十月,人們在黎明時分採摘,此時花香最為濃鬱。採摘者通常是格拉斯及其周邊村莊的婦女,她們在清晨涼爽的時分穿梭於茉莉花田,將嬌嫩的白色花朵收集到籃子裡,然後迅速運往香水作坊進行加工。由於茉莉花種植勞力密集,加上法國裡維埃拉地區土地和勞動成本的不斷上漲,導致當地茉莉花種植在20世紀大幅減少。如今,大多數香水工坊都從印度、埃及和其他生產成本較低的地區採購茉莉花。
然而,格拉斯至今仍保留著一些茉莉花種植,部分原因是出於歷史和文化原因,部分原因是某些調香師仍然珍惜當地茉莉花獨特的香氣。這些倖存的茉莉花田,大多面積不大,宛如格拉斯香水遺產的活博物館。無論是用於生產茉莉花原精還是茉莉花水,茉莉花的蒸餾都遵循傳統方法,使用可能已有百年歷史的銅製設備,由傳承家族傳統的調香師和蒸餾師維護和操作。
格拉斯茉莉花水價格不菲,這得益於其獨特的風土、悠久的傳統以及與格拉斯久負盛名的香水文化的緊密聯繫。該產品瞄準高端市場,透過高端化妝品品牌、手工香水師和專賣店銷售,滿足那些重視品質並願意為此買單的顧客的需求。格拉斯茉莉花水的香氣優雅精緻,濃鬱的花香中蘊含著微妙的綠意,其清澈的口感使其有別於產自氣候溫暖地區、香氣較為濃鬱的茉莉花水。
依蘭水:熱帶醉酒
依蘭,一種香氣濃鬱的花朵依蘭花依蘭樹的花水捕捉了大自然最令人陶醉的香氣之一。這種樹原產於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印尼和馬來半島,如今已遍布熱帶地區。依蘭的英文名“ylang-ylang”源自他加祿語,大致意為“花中之花”,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其黃色捲曲花瓣散發的獨特芬芳。
馬達加斯加和科摩羅:初級生產
馬達加斯加和科摩羅群島,特別是馬達加斯加北部海岸的諾西貝島和科摩羅的昂儒昂島,是世界上依蘭精油和依蘭水的主要產地。這些島嶼擁有理想的生長條件:熱帶氣候,濕度高,氣溫穩定,以及肥沃的火山土壤。依蘭樹可長到20公尺高,通常會進行修剪以方便採摘,使其枝繁葉茂,便於採摘者夠到。
諾西貝島(Nosy Be)在馬達加斯加語中意為“大島”,其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依蘭的生產。島上遍布大片種植園,依蘭樹與香草、咖啡、可可和香料等作物共同生長,形成多元化的作物種植體系,為當地經濟提供了穩定保障。這些種植園大多建於法國殖民時期,如今主要由馬達加斯加的個人和公司擁有和經營,在收穫季節為島上相當一部分居民提供了就業機會。
依蘭花必須在清晨採摘,此時其精油含量最高。採摘者使用末端帶鉤的長桿或直接爬上樹,小心翼翼地採摘剛剛完全盛開的黃色花朵。花朵會立即運往蒸餾廠,因為延誤會導致芳香化合物的大量流失。依蘭樹一年多次開花,每年可採摘數次,但春季和初夏通常是花期最盛的時候。
依蘭精油的蒸餾過程特別複雜耗時,通常需要連續蒸餾12至24小時。調香師會根據蒸餾階段對所得精油進行分級,並以「特級」、「一級」、「二級」和「三級」來指稱不同階段收集的餾出液。每個等級都有獨特的香氣特徵,「特級」最為精緻昂貴,而後續等級則較為濃鬱,價格也相對低廉。這種長時間蒸餾過程中產生的依蘭水能夠完整地保留依蘭花複雜的香氣。
科摩羅群島的昂儒昂島依蘭依蘭產量可與諾西貝島媲美,兩地氣候條件和種植方法相似。科摩羅曾面臨經濟和政治挑戰,有時導致依蘭生產中斷,但依蘭依蘭對科摩羅的經濟仍然至關重要。昂儒昂島的依蘭依蘭以其卓越的品質而聞名,一些調香師聲稱能辨別出島上獨特風土賦予的獨特香氣。
產自馬達加斯加和科摩羅的依蘭水擁有濃鬱甜美的花香,帶有果香和一絲辛辣的底蘊,其豐富的層次感使其區別於橙花或薰衣草等較為清淡的花香型依蘭水。它的香氣濃烈、迷人且複雜,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層次的香氣會逐漸展現。這種複雜性使得依蘭水在香水、芳香療法和高端化妝品領域備受推崇,但由於其香氣濃鬱,通常用量較少。
菲律賓:依蘭依蘭的本土傳統
菲律賓是依蘭的原產地,幾個世紀以來,依蘭一直被用於傳統醫藥、香水製作和文化習俗。儘管規模遠小於馬達加斯加或科摩羅,菲律賓仍保留一些依蘭的種植和蒸餾活動。菲律賓的依蘭產區分佈在多個地區,包括棉蘭老島、米沙鄢群島和呂宋島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的熱帶氣候適宜依蘭樹的生長。
菲律賓人傳統上使用依蘭的方式之一是將依蘭花與椰子油分層塗抹,讓椰子油吸收花香,製成香氛椰子油。這種做法在一些農村地區仍然保留,但商業生產已基本轉向蒸餾提取精油和花水。菲律賓依蘭花水主要供應當地和區域市場,用於傳統化妝品、香料,有時用於傳統醫藥。
菲律賓政府曾多次推廣依蘭種植,視為促進農村發展的高價值作物,但其產量遠不及馬達加斯加。在依蘭種植區,一些小型蒸餾工坊生產依蘭油和依蘭水,主要供國內使用或少量出口到鄰近的東南亞國家。該產品既保留了菲律賓的傳統習俗,也滿足了現代化妝品和芳香療法市場的需求。
印尼:生產分散
印尼擁有橫跨赤道緯度的廣袤群島,雖然依蘭的自然分佈和人工種植面積不如馬達加斯加或菲律賓集中,但仍存在。依蘭生長在爪哇島、蘇門答臘島以及其他氣候和土壤適宜的島嶼上。印尼的依蘭種植以小規模經營為主,通常與其他農業活動結合,而非專門的種植園。
印尼依蘭水主要供應本地市場,但也有部分產品透過連接小型生產商和出口商的網路銷往國際市場。印尼依蘭水的特性因產區而異,有些地區出產的依蘭花香氣較為清淡細膩,而另一些地區則出產香氣濃鬱、更接近馬達加斯加依蘭水的產品。
天竺葵水:波本威士忌的饋贈
天竺葵水,由香葉天竺葵(主要)蒸餾而成天竺葵及其近緣種),在花香水領域佔有獨特的地位。這些植物雖然常被稱為天竺葵,但實際上是原產於南非的香葉天竺葵屬植物。它們的芳香葉片,在被碾碎或蒸餾後,會釋放出從玫瑰香、柑橘香到薄荷香等多種不同的香氣,具體香味取決於品種。其中,玫瑰香型的天竺葵水在香水、化妝品和芳香療法領域擁有廣闊的市場。
留尼旺:波本威士忌的淵源
留尼旺島是位於馬達加斯加東部印度洋的法國海外省,如今已成為天竺葵的代名詞,並衍生出「波旁天竺葵」這一名稱,其名稱源自於該島的舊稱「波旁島」(Île Bourbon)。島上的火山土壤、受海拔調節的熱帶氣候以及擁有多樣化微氣候的山地地形,為香葉天竺葵的生長創造了絕佳條件。生產中心特別集中在島上的高地,海拔600至1200公尺之間較為涼爽的氣候,孕育出的天竺葵擁有最理想的香氣特徵。
留尼旺島的天竺葵種植始於20世紀初,當時法國殖民當局為了尋找高價值的出口作物而大力推廣。 20世紀中期,該產業迅速發展,留尼旺島成為世界領先的天竺葵精油和天竺葵水生產地。天竺葵易於繁殖,且與其他許多芳香作物相比,所需的養護更為簡便,因此對於高地地區的小農戶來說,種植天竺葵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
天竺葵一年可多次採收,因為天竺葵植株不斷長出新芽,可供採摘蒸餾。與嬌嫩的花朵需要小心採摘不同,天竺葵的採摘需要將整株莖稈連同葉片和較小的枝條一起剪下。這些插穗通常在24小時內進行加工,儘管天竺葵比玫瑰或茉莉花更不易腐爛。蒸餾過程從葉片和莖稈中提取芳香化合物,製成天竺葵精油和天竺葵水,它們具有濃鬱的玫瑰香氣,但又帶有獨特的綠色和淡淡的薄荷氣息,這使其與真正的玫瑰產品有所區別。
留尼汪天竺葵水後來被稱為“波旁天竺葵水”,這個名稱象徵著其卓越的品質和純正的島嶼原產地。該產品在法國香水和化妝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其玫瑰般的香氣使其成為玫瑰水的平價替代品,同時又擁有自身獨特的芬芳。此外,「波旁」這個名稱也賦予了它異國情調,讓人聯想到熱帶島嶼的浪漫,並有助於其在市場上的高端定位。
埃及:尼羅河三角洲天竺葵
20世紀,埃及發展了規模龐大的天竺葵種植業,尤其是在尼羅河三角洲地區,那裡灌溉水源充足,氣候適宜,為天竺葵的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埃及的天竺葵種植園規模通常比留尼旺島的小農戶種植規模更大,生產大量的天竺葵精油和天竺葵水,出口到歐洲和其他市場。埃及的生產注重效率和產量,擁有工業規模的蒸餾設施,可以處理數噸植物原料。
埃及天竺葵水的香氣與波本天竺葵水略有不同,有人認為埃及天竺葵水的玫瑰香氣更直接,也更簡單一些。這種差異既反映了不同的生長環境——埃及炎熱乾燥的氣候與留尼旺島的熱帶高地——也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品種或栽培方式。埃及天竺葵水主要面向化妝品和肥皂行業的工業客戶,其玫瑰般的香氣和比真正的玫瑰水更低的價格使其在這些行業中相當受歡迎。
中國和其他生產國
近幾十年來,中國已成為重要的天竺葵生產國,雲南、廣東等多個省份均有種植。中國天竺葵產品既面向國內市場,也出口海外,產品種類繁多,從基礎工業級天竺葵水到面向天然化妝品行業的優質產品,應有盡有。中國生產商致力於提升產品品質,開發能與留尼旺島和埃及等成熟產地競爭的產品。
其他產地包括摩洛哥、南非(天竺葵的原產地)、印度以及世界各地氣候適宜的零星地區。每個產區出產的天竺葵水都具有獨特的風味,反映了當地的風土和生產方法,但這些差異通常很細微,主要吸引的是調香師和芳香療法從業者,而非普通消費者。
紫羅蘭水:捕捉害羞的花朵
紫羅蘭水,由甜紫羅蘭花蒸餾而成(紫羅蘭香味甜紫羅蘭(Sweet violet)是製作難度較高的花水之一,因為其花朵嬌小、質地脆弱,且精油含量相對較低。甜紫羅蘭原產於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栽培它,以珍惜其香氣和象徵意義。甜紫羅蘭花朵獨特的甜美粉香帶有淡淡的綠色氣息,使其成為香水製作中備受推崇的香料,但生產真正的紫羅蘭精油或花水卻十分複雜且成本高昂。
法國:圖盧茲與紫羅蘭傳統
19世紀,法國南部城市圖盧茲發展出了重要的紫羅蘭種植業,這種花卉與這座城市緊密相連,以至於圖盧茲贏得了“紫羅蘭之城”(la cité des violettes)的美譽。圖盧茲紫羅蘭,特別是圖盧茲紫羅蘭的一個品種。紫羅蘭香味「帕爾瑪」紫羅蘭花朵香氣濃鬱,呈現深紫色。 20世紀初,紫羅蘭產業鼎盛時期,圖盧茲週邊鄉村數百公頃土地種植紫羅蘭,出產的紫羅蘭用於香水製造、製作糖漬紫羅蘭、紫羅蘭水以及作為觀賞植物。
20世紀,由於城市擴張、香水產業偏好轉變以及合成香料的競爭,圖盧茲紫羅蘭產業急劇衰退。然而,近幾十年來,隨著一些生產商重新開始種植紫羅蘭和生產傳統紫羅蘭產品,該產業出現了復甦跡象。這些生產商的規模雖不及以往,但依然堅持傳統工藝,並成功地將圖盧茲紫羅蘭定位為具有高端定位的文化遺產產品。
圖盧茲的紫羅蘭水採用傳統工藝製作,清晨時分,紫羅蘭花朵香氣最為濃鬱,需手工精心採摘。這種小巧的花朵需要大量的採摘才能製成少量蒸餾液——一公升紫羅蘭水需要數千朵紫羅蘭——因此,紫羅蘭水價格昂貴,也較為稀有。最終製成的紫羅蘭水保留了紫羅蘭獨特的粉質甜香,並帶有淡淡的綠色辛香,散發出精緻而獨特的芬芳。
圖盧茲紫羅蘭水的傳統用途包括化妝品,特別是麵粉和香水,以及烹飪,例如紫羅蘭口味的糖果和糕點。該市設有一座專門展示紫羅蘭的博物館——紫羅蘭博物館(Musée de la Violette),記錄了圖盧茲紫羅蘭產業的歷史,並演示了包括蒸餾在內的傳統紫羅蘭產品製造工藝。
義大利:帕爾馬紫羅蘭
義大利帕爾馬與圖盧茲一樣,都與紫羅蘭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帕爾馬紫羅蘭以其碩大芬芳的花朵而聞名。 20世紀,義大利紫羅蘭的種植業也一度衰落,但隨著生產商逐漸意識到傳統產品和正宗傳統花水市場的價值,近年來又有所復甦。義大利紫羅蘭花水以其精緻細膩的香氣而著稱,需要細細品味才能充分領略其魅力。
義大利生產商將紫羅蘭水定位為與義大利工藝和傳統相關的奢侈品,其目標客戶包括化妝品公司、香水商以及尋求具有文化意義的正宗產品的消費者。紫羅蘭水的生產規模仍然較小,種植地點通常位於觀賞花園或小型農場,而非大型商業種植園。
蠟菊水:不朽之花
蠟菊,又稱不朽花或永生花(義大利蠟菊這種植物能提取出一種花水,尤其在芳香療法和天然化妝品領域備受推崇。它原產於地中海地區,開出黃色小花,散發著獨特的咖哩香氣,蒸餾後香氣更加複雜宜人。 「蠟菊」之名源自於其花朵乾燥後仍能保持顏色和形狀的特性,數月甚至數年都幾乎不變。
科西嘉島:高級蠟菊
科西嘉島是地中海上的一個島嶼,也是法國的海外領地,以生產世界上最好的蠟菊精油和蠟菊水而聞名。這種植物在科西嘉島山區腹地野生生長,在海拔不同的貧瘠岩石土壤中茁壯成長。科西嘉蠟菊已成為受保護和監管的產品,由於擔心過度採摘,當地政府對野生採集加以限制,並鼓勵人工栽培。
科西嘉蠟菊水擁有複雜的香氣,初聞帶有蜂蜜般的甜香,隨後發展出辛辣的咖哩味,最後以淡淡的花香收尾。這種香氣獨特,並非人人都能接受,但芳香療法師和天然化妝品配方師卻因其具有的療癒功效而對其青睞有加,例如促進皮膚癒合和消炎作用。此外,這種水獨特的香氣也吸引著那些尋求獨特、個性鮮明的原料的調香師。
在科西嘉島,蠟菊的採摘在夏季進行,此時花朵已完全盛開,但尚未凋謝。採摘者通常會徒步攀登陡峭的山坡,到達野生蠟菊的生長地,剪下開花的莖稈,然後運往蒸餾廠。蒸餾過程中會產生蠟菊水,它是精油生產的副產品;不過,也有一些蒸餾廠將蠟菊水作為主要產品,供應化妝品市場。
其他地中海地區
義大利,尤其是托斯卡納和其他義大利中部地區,生產蠟菊水,原料既有野生的也有人工栽培的。義大利的蠟菊水生產規模較小,多為手工作坊,注重使用有機或野生採集的原料,並採用傳統製程。該產品主要針對天然化妝品和芳香療法市場,其市場推廣強調義大利地中海風土和傳統技藝。
克羅埃西亞,特別是達爾馬提亞海岸和島嶼地區,擁有野生蠟菊族群,並有一些人工種植。克羅埃西亞的生產者已開始開發蠟菊產品,包括蠟菊水,以期滿足日益增長的地中海香料市場需求。儘管該產業規模仍然相對較小,但對於尋求發展高附加價值農產品的農村地區而言,它代表著巨大的經濟機會。
洋甘菊水:溫柔的草甸之花
洋甘菊水,由洋甘菊花(主要是德國洋甘菊)蒸餾而成,洋甘菊或羅馬洋甘菊洋甘菊貴族它捕捉了這些藥用花卉柔和的蘋果香氣。這兩種洋甘菊製成的水俱有相似但又各具特色的特性,在化妝品、芳香療法和傳統醫學中都備受推崇。
歐洲:傳統洋甘菊產區
德國與洋甘菊種植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尤其是原產於歐洲和西亞的德國洋甘菊。在德國各地,洋甘菊在草地和路邊隨處可見,有些地區也進行人工栽培,生產洋甘菊茶、精油和花水。與羅馬洋甘菊相比,德國洋甘菊水草本味更濃鬱,略帶苦澀,蘋果般的甜味雖然存在,但卻不那麼突出。
英國,尤其是英格蘭南部部分地區,種植羅馬洋甘菊。歷史上,人們曾用羅馬洋甘菊打造洋甘菊草坪,踩上去會散發出陣陣清香。英國洋甘菊主要供應茶葉市場,但也有一些蒸餾產品用於生產洋甘菊水,用於化妝品和芳香療法。與德國洋甘菊相比,英國洋甘菊水的口感更甜美、更柔和,蘋果般的香氣更加突出,草藥的苦味則不那麼明顯。
法國、埃及和匈牙利也大量生產洋甘菊,除了生產乾燥花供應茶葉和醫藥市場外,也進行洋甘菊蒸餾。每個地區的洋甘菊水都反映了當地的風土和生產方法,但除了專家之外,其他地區的差異往往很細微。
花店老闆的觀點:花卉水域的活態遺產
世界各地的花水傳統體現了農業、文化、手工藝和商業的奇妙交融。從伊朗和保加利亞的玫瑰田到突尼斯的橘園,從普羅旺斯的薰衣草田到馬杜賴的茉莉花園,世界各地的社區都發展出了種植芳香植物和提煉其精華的精湛技藝,最終製成能夠捕捉其美麗和芬芳的花水。
這些傳統在現代社會既面臨機會也面臨挑戰。消費者對天然產品、純正原料和永續農業日益增長的興趣,為傳統工藝生產的花水創造了市場,這不僅有助於扶持農村社區,還能保護文化遺產。同時,氣候變遷威脅部分產區,勞動成本上升為傳統製程帶來挑戰,而合成替代品的出現也誘使生產者放棄世代相傳的技藝。
花水生產的未來很可能在於如何在傳承傳統知識和技巧的同時,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一些生產商會將歷史工藝作為文化遺產的活博物館,服務於願意為正宗產品支付高價的小眾市場。另一些生產商則會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同時,採用現代技術,創造出既尊重傳統又能確保經濟效益的混合模式。還有一些生產商則會徹底革新,例如開發新的產區,利用以往未充分利用的植物製作新的花水,或拓展傳統用途以外的市場。
可以肯定的是,人類將繼續珍惜花水萃取的芬芳,正如數千年來所做的那樣。無論是用於烹飪、化妝品、醫藥還是精神修行,花水都將我們與自然世界、文化傳統以及無數代人聯繫起來——他們從這些簡單而深刻的產品中發現了美麗、療癒和愉悅。花水生長的田野和花園、花水被提煉的蒸餾廠,以及與花水生產息息相關的社區,都代表著鮮活的文化遺產,它們以超越商業或化學的方式豐富著我們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