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Uncategorized

  • 一段探索中東園藝的旅程:從古代綠洲到現代創新

    水變得神聖的地方 夏日午後,當室外溫度超過攝氏四十度時,站在大馬士革傳統民宅的庭院裡,你便會立刻明白為何中東的花園堪稱奇蹟。這種反差令人驚嘆,甚至有些震撼:從刺眼塵土飛揚的街道穿過木門,步入一個噴泉水花飛濺於大理石之上的空間,柑橘樹投下斑駁的樹蔭,空氣中瀰漫著茉莉花的芬芳,感覺涼爽了二十度。這些花園不僅僅是生活的點綴——它們讓生活成為可能。 多年來,我遊歷了中東各地的花園,從阿曼古老的綠洲到貝魯特的屋頂露台,從伊拉克的椰棗林到內蓋夫的實驗農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中東,園藝始終是一種挑戰。挑戰酷熱、挑戰乾旱、挑戰政治動盪,挑戰無數足以讓其他文明放棄嘗試的障礙。然而,在這地球上最嚴酷的環境之一,人類卻創造了一些最精妙絕倫的園藝成就。 這並非一個僅僅關於玫瑰的故事,儘管玫瑰在其中佔據了重要地位。它講述的是椰棗和石榴,講述的是數千年前建造至今仍在運作的灌溉系統,講述的是歷經帝國更迭、王朝更迭而屹立不倒的花園,講述的是農民如何從看似貧瘠的土地上創造豐收。它講述的是當需求與智慧相遇,當美學視野與環境現實碰撞,當人類對美的追求拒絕屈服於現實限制時,會發生什麼。 古代的基石:美索不達米亞的創新 故事的開端,如同許多故事一樣,始於美索不達米亞——兩河之間的土地。在這裡,也就是今日的伊拉克,人類發明了農業、城市、文字和複雜的灌溉系統。花園正是這些創新自然而然的產物。 蘇美人深諳一個根本道理:在乾旱的土地上,水就是力量,誰控制了水,誰就控制了生命。他們建造運河,發展灌溉技術,將沙漠變成了肥沃的土地。他們的花園並非我們今天想像中的休閒場所——它們是生存、糧食安全、醫藥以及美的交會點。 西元前2000年,巴比倫花園已然成為傳奇。空中花園——無論其是否真如記載般存在——都體現了美索不達米亞人雄心壯志的精髓。他們構思的花園超越了地心引力,層層疊疊的梯田上,水流向上(或看似向上),樹木花草生長在不可思議的地方。這不僅是園藝,更是對人類能力的頌揚。 我們確切知道的是,宮廷花園和寺廟花園在整個地區都十分繁盛。椰棗樹提供食物、蔭涼和建築材料。榕樹、石榴樹和葡萄樹在精心照料的地塊中茁壯成長。藥草種植在專門的花壇裡。玫瑰、鳶尾花和百合花等鮮花增添了美麗和芬芳。這些花園固然實用,但它們也代表了一種理想:文明是將荒野轉化為秩序,從匱乏中創造豐饒的過程。 這些早期美索不達米亞的園藝家確立了一些影響深遠的原則,這些原則在後世數千年中不斷迴響:水的重要性、蔭蔽的重要性、實用植物與觀賞植物的融合,以及花園作為有序宇宙的縮影。今天漫步在傳統的伊拉克花園中,就能體驗到五千年前的設計概念。 黎凡特地區的地形:三大洲的交會處 東地中海地區——黎凡特——在地理和文化上都佔據著獨特的地位。這裡是三大洲的交會點,貿易路線在此交錯,文明如同沉積物般層層疊加,每一種文明都留下了植物的痕跡。 古腓尼基人是商人和航海家,他們將植物傳播到整個地中海世界。他們種植橄欖、葡萄、無花果和石榴,很可能將許多物種引入了新的地區。他們的花園實用性很強——橄欖樹林用於榨油,葡萄園用於釀酒,果園用於貿易——但腓尼基人也懂得美學。考古遺址揭示了庭院中裝飾的植物、噴泉系統,以及超越實用性的精心設計。 在古代以色列和猶大,花園兼具實用和精神意義。 《希伯來聖經》中充滿了花園的意象──伊甸園、《雅歌》中的圍牆花園、先知書中的果園隱喻。所羅門的花園因其多樣性和精巧的設計而聞名遐邇。耶利哥等遺址的考古證據表明,當時擁有先進的灌溉系統、梯田耕作技術,以及包括椰棗樹、香脂樹、無花果樹和無數草本植物在內的豐富植物種類。 羅馬人征服該地區後,帶來了自己的園林傳統,並使其適應當地環境。他們建造了帶有柱廊庭院的精美別墅花園,引進了異國植物,並發展了複雜的水利系統。約旦傑拉什、黎巴嫩巴勒貝克和以色列凱撒利亞的遺址——這些都展現了羅馬工程技術如何應用於中東的自然環境。 拜占庭基督教為園林文化增添了新的維度。修道院維護藥草園,用於醫藥和宗教儀式。朝聖者們描述了耶路撒冷和整個聖地的花園。封閉式的修道院花園—封閉式花園——成為貞潔、精神保護、人間天堂的象徵。 隨後伊斯蘭教傳入,隨之而來的是一場花園革命,這場革命將重塑該地區。 伊斯蘭花園:人間天堂 伊斯蘭文明改變了中東的園藝,將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希臘羅馬和拜占庭的傳統融會貫通,創造出一種嶄新而獨特的風格。 《古蘭經》將天堂描述為一座花園——河流潺潺、綠蔭蔥蘢、碩果累累——這使得花園不僅賞心悅目,更具有重要的精神意義。 這查哈爾巴格這個概念源自波斯,並迅速傳播開來:四重花園被水渠分隔,象徵天堂的四條河流(水、牛奶、葡萄酒和蜂蜜)。但中東伊斯蘭花園根據當地的條件和美學對這一模式進行了調整。 在大馬士革、阿勒頗和其他敘利亞城市,庭院花園成為富裕人家的標準。這些花園遵循一貫的原則:中央設有噴泉或水池,通常還有一條小水渠通往另一處水景;柑橘樹(尤其是苦橙、檸檬和香櫞)提供蔭涼和芬芳;茉莉憩花攀爬在牆壁和棚架上;石榴樹既可觀賞又可結果;應季玫瑰;鋪砌的茉莉憩花區;以及始終貫穿其中的水聲。 這些花園面積不大——城牆內的空間十分寶貴——但它們卻取得了顯著的效果。高牆營造出微氣候,阻擋熱風,留住涼爽的空氣。水景透過蒸發降溫。樹木提供蔭涼,卻又不完全遮擋光線。每一個元素都發揮了多種作用。 在耶路撒冷,聖殿山(哈拉姆·沙裡夫)擁有維護了一千多年的花園。橄欖樹、柏樹和時令花卉環繞著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營造出供人沉思冥想的空間。這些花園具有強烈的政治意義——曾經飽受爭議和爭奪,對多種宗教都意義非凡——但它們也僅僅是花園,由園丁精心照料,歷經十字軍東徵、征服、佔領和起義,依然讓樹木存活至今。 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發們建造了規模宏大、工藝精湛的宮廷花園。當時的記載描述了狩獵場、植物園以及用於試驗和改良新作物的實驗農場。伊斯蘭黃金時代發生的農業革命——水稻、柑橘、棉花、甘蔗以及其他無數作物的引進——在某種程度上得益於哈里發對園藝的扶持。 椰棗樹:沙漠生命線 如果不了解椰棗樹(Phoenix dactylifera),就無法完整地探索中東花園。椰棗樹或許是該地區歷史上最重要的植物。 椰棗樹非常奇特。它們能在大多數植物無法生存的極端高溫下茁壯成長。它們具有驚人的耐鹽性,即使在其他作物無法存活的鹽鹼地也能生長。它們確實需要水,但它們深紮的根系甚至能在看似不可能的地方找到水分。而且它們的產量也非常高:一棵成熟的椰棗樹每年可以產出多達100公斤的椰棗,而且可以持續數十年。 但椰棗樹的用途遠不止於食用。它們的葉子可以用來製作屋頂、籃子、墊子和繩索。它們的樹幹可以提供建築木材。它們的樹蔭創造了適合其他植物生長的微氣候——傳統的綠洲農業會在椰棗樹下種植小麥、大麥、蔬菜和飼料作物,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水資源提高產量。 在伊拉克,尤其是在巴士拉週邊地區,曾經擁有數百萬棵椰棗樹。這些椰棗樹歷史悠久——有些樹齡已達數百年,透過精心栽培和記錄,它們的血統可以追溯到更遠的地方。人們培育出不同的品種用於不同的用途:有些用於鮮食,有些用於曬乾,有些用於提高含糖量,有些則用於提高運輸品質。維護這些椰棗樹所需的知識十分精深,代代相傳。 兩伊戰爭及其後的衝突摧毀了這些棕櫚林。數百萬棵棕櫚樹被毀、被砍伐,或因疏於照顧和鹽鹼化而枯死。這是近代史上鮮為人知的重大環境災難之一。恢復棕櫚林的努力仍在繼續,但這是一項令人心碎的工作——重新種植歷經數千年才形成的樹木,努力恢復可能已經滅絕的品種,與日益嚴重的鹽鹼化和缺水問題作鬥爭。 在海灣國家——尤其是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酋——椰棗種植已發展到工業化規模,並採用了灌溉技術和可控環境。這並非傳統的綠洲農業,但椰棗樹仍保持著其文化和經濟上的重要地位。一年一度的椰棗豐收仍是一項值得慶祝的盛事,將現代生活與古老的傳統聯繫起來。 黎凡特樹林:橄欖樹、無花果樹和古樹 雖然椰棗樹在沙漠和綠洲佔據主導地位,但黎凡特的地中海氣候區有其以不同樹木為中心的獨特園藝傳統。 巴勒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和約旦的橄欖樹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橄欖樹林之一。有些樹齡已超過千年,有些甚至聲稱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這些古老的橄欖枝乾虯曲,樹幹因歲月而中空,卻依然碩果累累。它們是連結過去的活生生的紐帶,見證了無數帝國、宗教和戰爭的興衰。 黎凡特地區的傳統橄欖種植方式是粗放式而非集約式-橄欖樹種在山坡梯田上,靠雨水而非灌溉,產量適中,但橄欖油品質上乘。梯田本身就是一個工程奇蹟,用石頭砌成的牆體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蓄水,其中一些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漫步在這些橄欖樹林中——尤其是在春天野花在樹間盛開的時候,或是秋天收穫時節——你會感受到這片土地如同羊皮紙,層層疊疊地記錄著數千年來人類活動的痕跡。 無花果樹與橄欖樹相伴而生,同樣古老,同樣豐產。無花果是人類最早有意識栽培的植物之一,黎凡特地區是無花果馴化的中心之一。新鮮無花果、乾無花果、無花果蜜餞——這些數千年來一直是人們的主食。無花果樹需水量比許多作物少,耐貧瘠土壤,而且產量豐富。它們還能提供濃密的樹蔭,其寬大的葉片有著無數的傳統用途。 當然,葡萄是地中海三大支柱作物之一。黎凡特地區釀造葡萄酒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前6000年,葡萄栽培不僅塑造了當地的景觀,也影響了當地的經濟。葡萄園需要大量的水和勞動力,但其經濟和文化價值使其物有所值。即使在伊斯蘭教禁令導致葡萄酒產量減少的情況下,鮮食葡萄仍然十分重要,而葡萄種植技術也從未失傳。 橄欖、無花果和葡萄這三種作物造就了獨特的農業景觀和飲食文化。它們也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美學:橄欖葉銀綠的色澤,無花果樹濃密的樹蔭,梯田山坡上整齊排列的葡萄藤。這片土地是《聖經》寓言和《古蘭經》中記載的,是無數詩歌和繪畫的靈感源泉,也是延續數千年的農業體系的典範。 水利大師:運河、法拉吉與巧妙的灌溉 中東花園的形成離不開水利工程。在降雨稀少且難以預測的地區,將水引導到所需之處成為文明的基石。 坎兒井系統-在阿曼和阿聯酋被稱為法拉吉(falaj),在北非被稱為福加拉(foggara)-是人類最卓越的技術之一。坎兒井大約在3000年前的古波斯時期被發明出來,它是將高地含水層中的水輸送到地勢較低、人們居住和耕作的地方的地下通道。坎兒井僅靠重力運行,無需抽水,只需極少的維護即可運行數百年。 坎兒井始於一口鑽入含水層的母井,有時深達百公尺。從母井出發,一條坡度平緩的隧道——可能每公里僅下降一公尺——將水向下輸送。每隔二三十公尺設有一個豎井,用於施工、維護和通風。水最終在數公里外的地面流出,依然清涼甘甜。 建造坎兒井需要非凡的工程技術。挖掘地下隧道、保持精確的坡度、確保結構完整性——所有這些都是在沒有現代測量設備的情況下完成的。這是一項危險的工作;許多挖掘工人死於坍塌或缺氧。但一旦建成,坎兒井就徹底改變了地形。它們使原本不適合居住的地區能夠永久定居,使沙漠地區的農業成為可能,並為整個城市提供水源。 在阿曼,法拉吉水佢係統保存得特別完好,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現存超過三千條法拉吉水渠(法拉吉的複數形式為aflaj),其中一些水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這些水渠由社區共同管理,並制定了詳細的規則來規範水的分配、維護責任和使用權。法拉吉水渠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不僅被視為工程奇蹟,更被視為鮮活的文化體系。 中東乾旱地區遍佈的綠洲花園,正是得益於坎兒井/法拉吉水佢係統的灌溉。這些花園遵循固定的模式:上層樹冠以椰棗樹為主,中層樹冠種植果樹(石榴、柑橘、無花果),下層則種植蔬菜、小麥或苜蓿。這種三層式系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水資源,每一層都為下一層創造了生長條件。 地面灌溉系統——包括沙杜夫(一種槓桿式提水裝置)、諾裡亞(水車)和薩基亞(畜力水車)——是坎兒井系統的補充。這些技術,有些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由於其行之有效,沿用了數千年之久。 現代滴灌技術主要在1960年代的以色列發展起來,代表了中東地區對水資源的極致追求的最新成果。滴灌系統能夠將水直接輸送到植物根部,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使農業能夠在極其乾旱的條件下進行。這項技術已在全球推廣,但其根源在於該地區古老的智慧:在沙漠中,每一滴水都至關重要。 信仰花園:跨宗教的聖地 中東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發源地──這三大宗教都將花園視為具有深刻精神意義的場所。聖園、修道院花園、清真寺花園、猶太教堂庭院——這些都造就了各自獨特的園藝傳統。 猶太傳統包含多種類型的花園。聖經中對所羅門花園、雅歌中封閉式花園、客西馬尼園的描述,千百年來都影響著猶太花園的設計。帕德斯(我們今天所說的「天堂」一詞的字根)指的是封閉的公園或果園。中世紀中東的猶太社區盡可能在猶太教堂和住宅周圍維護花園,這遵循了源自《聖經》和《塔木德》的原則。 20世紀以色列的基布茲運動創造了一種獨特的園林傳統:既是實用的農場,也是意識形態的象徵,這些集體農業定居點形成了獨特的景觀。早期的基布茲居民在陌生的環境中摸索前行,透過失敗和堅持不懈地嘗試,最終摸索出哪些作物適合生長,哪些不適合。他們將歐洲的農業知識與世代耕耘這片土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農民的經驗結合。最終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混合模式:在生產性農業的基礎上,隨著定居點的建立,逐漸融入了觀賞元素。 從拜占庭早期開始,中東各地的基督教修道院都擁有自己的花園。這些花園用途廣泛:為醫務室提供藥草,為廚房提供蔬菜,種植葡萄用於釀造聖餐酒,種植鮮花用於裝飾祭壇。此外,修道院還保存了豐富的植物學知識,其植物標本和園藝記錄在各種政治和社會動盪時期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A Journey Through Middle Eastern Horticulture, From Ancient Oases to Modern Innovations

    Where Water Becomes Sacred Stand in the courtyard of a traditional Damascus house on a summer afternoon, when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climbs past forty degrees Celsius, and you’ll understand immediately why gardens in the Middle East are miracles. The contrast is startling, almost shocking: step through a wooden door from the glaring, dusty street into…

  • 世界各地兒童文學中的花卉:花店指南

    幾個世紀以來,鮮花一直是不同文化兒童文學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們既是強有力的象徵,又是核心角色,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關鍵,更是通往奇幻世界和學習的門戶。這本全面的指南探討了不同文學傳統如何運用花卉意象與小讀者對話,剖析了兒童故事中植物主題所蘊含的深厚文化意義、教育價值和永恆魅力。 西方文學 英國和美國古典文學 《秘密花園》(1911)法蘭西絲‧霍奇森‧伯內特的《秘密花園》至今仍是兒童文學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花卉運用之一。小說中的玫瑰象徵著新生、希望和治愈,隨著瑪麗·倫諾克斯的情感和心理成長,廢棄的花園也隨之煥然一新。花園從沉睡到盛開,如同孩子們從病弱不堪、鬱鬱寡歡的狀態中綻放,最終成為健康快樂的個體。伯內特精心挑選了特定的花卉:玫瑰代表著重獲的愛與美,番紅花預示著春天和希望的到來,百合則象徵著純潔與新生。園藝本身就具有療癒作用,讓孩子領悟到,培育生命可以療癒心靈的創傷。秘密花園具有多重意義──它既是實際的空間,也是心靈的象徵,更是童年的隱喻,一個遠離成人監視、自由成長的庇護所。 《愛麗絲夢遊仙境》(1865)影片以劉易斯·卡羅爾筆下令人難忘的會說話的花朵為特色,這些花朵出自“活花花園”,在…鏡中奇遇記虎百合、玫瑰、紫羅蘭和雛菊展現出鮮明的個性,既體現​​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花語(花語學),也諷刺了當時的社會階級制度。這些花兒傲慢、愛評判他人,且注重外表——這些非常人性化的特質被投射到植物形態之上。女王瘋狂地將白玫瑰塗成紅色,透過花卉意象向孩子們展現了荒誕,同時也可能影射了玫瑰戰爭。卡羅爾運用花卉探討身分認同、歸屬感以及社會規則的隨意性等主題。花朵們對愛麗絲的評價(它們認為她也是一朵花,只不過是一朵與眾不同的花)引發了關於分類、差異和接納的思考。 《小公主》(1905)伯內特的另一部作品《薩拉·克魯》則以更為含蓄卻同樣有效的方式運用了花卉。薩拉·克魯想像自己空蕩蕩的閣樓房間裡鮮花盛開,而當她的境遇好轉後,真正的鮮花便出現在眼前。這便將花卉與想像力、困境中的希望以及「即使身處貧困,只要先在精神上培養美,美依然存在」的理念聯繫起來。 陽光農場的麗貝卡(1903 年)凱特道格拉斯威金的小說講述了一個主角的故事,她把花帶回家,用野花裝飾房間,並能發現別人忽略的平凡花朵之美。麗貝卡的採花之旅不僅讓讀者了解了新英格蘭的植物,也塑造了她善於發現和創造美麗的性格。 綠山牆的安妮 (1908)露西·莫德·蒙哥馬利的小說中充滿了花卉意象。安妮雪莉以花卉命名地名(紫羅蘭谷、柳樹湖),在她的想像遊戲中運用花卉,並與花卉一同經歷喜悅與不幸(她染成綠色的頭髮是因為她試圖改變頭髮顏色,就像培育新品種花卉一樣)。蒙哥馬利利用花卉展現了安妮浪漫的天性、她與自然世界的聯繫以及她詩意的感性。蘋果花尤其反覆出現,象徵春天、希望以及短暫的美麗。 圖畫書和插圖作品 《微小的種子》(1987)艾瑞克卡爾的《種子的旅程》講述了一顆種子穿越四季、克服重重險阻的旅程,用簡潔的文字和生動的插圖生動地展現了植物的生命週期。卡爾標誌性的紙巾拼貼畫風格,讓小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植物學概念。這顆小小的種子要面對風吹日曬、雨淋雨淋、鳥兒叮咬、老鼠嬉戲等各種挑戰,最後才能長成一朵巨大的花朵。這個故事寓教於樂,讓孩子們體會到堅持不懈、時機的重要性、自然選擇以及植物生物學的奧秘,卻絲毫不顯說教。孩子們會了解到種子會傳播、需要特定的生長條件,以及種子內部蘊藏著完整的植物──這些基本的植物學概念都透過故事訓娓道來。 魯姆菲斯小姐(1982)芭芭拉·庫尼的《愛麗絲·朗菲斯》講述了愛麗絲·朗菲斯的故事,她將羽扇豆種子撒播在緬因州沿海的土地上,使世界變得更加美麗。這部美國經典作品將花朵與傳承、環保主義和尋找人生意義聯繫起來。三代的故事展現了一個人的行動(播撒美麗)如何像漣漪一樣向外擴散,改變地形,並激勵他人。羽扇豆——堅韌、適應力強、美麗——象徵主角自身的性格。庫尼的插圖描繪了花朵在山丘和山谷間蔓延的景象,生動地展現了微小的善舉如何不斷增加。 花約翰·萊特(John Light)著,麗莎·埃文斯(Lisa Evans)繪的《花之美》(2007)講述了一個男孩生活在一個灰暗、沒有鮮花的城市裡,他在垃圾場裡發現了一朵花,為他的世界重新帶來了色彩。這則現代寓言用花朵象徵著希望、環境的復甦以及人類對美和自然的渴望。 種下彩虹 (1988)洛伊斯·埃勒特的這本繪本運用大膽的圖形插圖來教導顏色辨識、植物名稱和園藝基礎知識。每一頁都以特定顏色的花卉為特色(紅色鬱金香和劍蘭,橙色虎百合和萬壽菊,黃色水仙和向日葵),同時教授植物學和藝術概念。 花園(1994)由伊芙·邦廷撰寫,凱瑟琳·休伊特繪製插圖的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和她的父親一起為女兒的生日驚喜打造一個窗台花園的故事。這本書讚頌了都市園藝、父女情深以及種植的樂趣。 好奇的花園(2009)彼得布朗將「秘密花園」的故事搬到了城市環境中,講述了一個男孩在廢棄的鐵軌上發現並照料一片野生花園,這片花園逐漸改變了整個城市。花草蔓延到橋樑、建築和街道,展現了自然的韌性和對人類空間的重新佔領能力。 詩集 花仙子由西西莉·瑪麗·巴克(Cicely Mary Barker)創作的系列繪本(1920年代至1940年代)將花朵擬人化為嬌嫩的仙子,每首詩都以奇思妙想和優美畫面,寓教於樂地講述植物學知識。這些繪本影響了幾代人對野花和園林植物的認識。每位仙子都穿著由其花朵的花瓣和葉片製成的衣服,居住在相應的植物中,並擁有與其花朵特徵相符的個性。薰衣草仙子溫柔芬芳,冬青仙子雖然帶刺卻充滿守護之心,玫瑰仙子美麗動人,備受喜愛。巴克的水彩畫融合了新藝術運動的美學風格和植物學的嚴謹性,使這些繪本既是教育工具,也是藝術珍品。孩子們透過這些擬人化的形象,學會了辨識花朵,了解它們的生長季節,並欣賞它們的獨特特徵。 全世界莉茲·加頓·斯坎倫 (Liz Garton Scanlon) 於 2009 年創作的《自然世界》讚美了包括花朵在內的自然界,將其視為更大的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並透過抒情詩向孩子們傳授相互聯繫和季節變化的知識。 在花園裡不同作者創作的詩歌創造了一個重要的子類型,其中花卉作為主題,用於教授節奏、韻律、意象和描述性語言,同時傳達植物學訊息。 當代西方作品 蠟筆罷工日德魯·戴沃爾特的系列作品偶爾會在插圖中出現花卉,但更重要的是,像《花語》這樣的書…石頭剪刀布的傳說利用花朵(在自然界中運用石頭剪刀布的動態關係)來教導衝突解決和自然平衡。 喝月亮的少女Kelly Barnhill 於 2016 年創作的《星花》以「星花」為主題,將魔法元素與月亮的力量聯繫起來,融合了奇幻與植物意象。 許願樹凱瑟琳·阿普爾蓋特 (Katherine Applegate) 於 2017 年出版的《樹木》一書,雖然以樹木為主題,但對包括開花植物在內的生態系統進行了廣泛的討論,闡述了自然界的相互依存關係。 你好,燈塔由 Sophie Blackall 於 2018 年創作的《野花在孤立的燈塔周圍生長》展現了野花的生長,象徵著韌性、季節變化以及在惡劣環境中仍然存在的美麗。 亞洲文學 日本兒童書籍 日本文學獨特地強調時令花卉,反映了其文化重要性。單聲道不知道(對事物的感傷,或對短暫事物的敏感)花鳥風月(花鳥風月,象徵大自然的美麗)。 桃子醬系列岩崎千尋的作品以精緻的水彩花卉描繪了童年時光,展現了溫柔之美。櫻花(櫻花這些花朵頻繁出現,向孩子們傳授無常和美的轉瞬即逝——這是日本美學的核心概念。岩崎的插圖幾乎沒有勾勒出花朵的輪廓,而是以暗示而非定義的方式呈現,這向孩子們介紹了極簡主義美學和暗示的力量。…

  • Flowers in Children’s Literature Around the World: A Florist Guide

    Flowers have bloomed throughout children’s literature across cultures for centuries, serving as powerful symbols, central characters, magical plot devices, and gateways to wonder and learning. This comprehensive guide explores how different literary traditions use floral imagery to speak to young readers, examining the deep cultural meanings, educational purposes, and timeless appeal of botanical themes in…

  •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中的花卉:文明搖籃的花朵

    兩河之間的土地 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位於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區(現今的伊拉克、敘利亞東部、土耳其東南部和伊朗西南部),是人類最早的偉大文明之一。從蘇美爾人(約公元前4500-1900年)到阿卡德人、巴比倫人和亞述人,花卉在宗教、日常生活、藝術和文學中數千年來都具有深遠的意義。 神聖花園:宗教和神話意義 椰棗樹:生命之樹 雖然主要以其果實聞名,但椰棗樹(Phoenix dactylifera)會開出芳香的花簇,在美索不達米亞文化中具有至高無上的重要性。它被稱為「生命之樹」,象徵著生育力、繁榮和生計。椰棗樹廣泛出現在藝術中,從圓柱印章到紀念性浮雕。它與女神伊南娜/伊什塔爾相關聯,代表豐饒。椰棗樹的授粉——需要人工干預將雄花轉移到雌樹上——被理解並儀式化,使其可能成為人類第一種需要植物學知識才能故意栽培的作物。 迪爾蒙的神聖花園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中有迪爾蒙的天堂花園,一個花朵永恆綻放的神聖花園。這個概念影響了後來波斯、伊斯蘭甚至猶太-基督教傳統中的天堂花園。《吉爾伽美什史詩》描述了擁有寶石樹木和珍貴花朵的魔法花園,反映了美索不達米亞人對神聖豐饒的理想。 石榴(Punica granatum) 石榴樹開出美麗的猩紅色花朵,具有深刻的象徵意義。與生育女神,特別是伊什塔爾相關聯,石榴象徵生命、死亡和重生。它的花朵出現在神廟裝飾和皇家花園中。果實中豐富的種子使其成為自然的生育象徵,而其花朵則因美麗而受到珍視。 伊南娜/伊什塔爾崇拜中的花卉 女神伊南娜(蘇美爾語)或伊什塔爾(阿卡德語/巴比倫語),這位強大的愛情、戰爭和生育女神,與花卉和植物有著密切的聯繫。供奉她的神廟設有精緻的花園。在她的神廟中進行的神聖賣淫儀式可能涉及花卉供品和裝飾。著名的「神聖婚姻」儀式,慶祝女神與國王的結合,廣泛使用花卉。 玫瑰花飾——一種風格化的花卉設計——成為伊什塔爾的主要象徵,出現在無數的文物、神廟裝飾和個人印章上。這個八角星或花朵代表神聖的力量和保護。 皇家花園和空中花園 巴比倫花園 傳說中的巴比倫空中花園,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儘管其存在仍有爭議),據稱擁有梯田花園,種植來自整個帝國的異國花卉、樹木和植物。無論真實與否,它們代表了美索不達米亞通過園藝將天堂帶到人間的理想。 亞述皇家花園 有更好記錄的是亞述國王的廣闊花園,特別是森納赫里布(公元前705-681年)統治下的尼尼微花園。宮殿浮雕展示了詳細的花園,包括: 這些花園不僅僅是裝飾性的——它們展示了王權力量,展示了來自被征服領土的植物學知識,並提供了藥用植物。 日常生活和商業中的花卉 香水和油脂生產 美索不達米亞人使用花卉發展出精密的香水產業: 香水生產是一項主要產業,擁有專業工匠和廣泛的貿易網絡,從遙遠的地方帶來稀有花卉和芳香物質。 藥用應用 美索不達米亞醫學文獻,包括診斷手冊和處方清單,提到了許多花卉: 「醫生-祭司」(asu)會開出花卉療法配合咒語,顯示實用醫學與精神治療的整合。 文學和詩歌中的花卉 情詩和「神聖婚姻」文本 蘇美爾愛情詩歌,特別是慶祝伊南娜和杜姆齊神聖婚姻的歌曲,包含廣泛的花卉意象: 「我的陰戶,角,天堂之舟,像新月一樣充滿渴望。我未耕種的土地荒蕪著……誰來耕我的陰戶?誰來耕我的高地?」 這些文本使用農業和花卉隱喻表達性和生育力,花卉代表神聖和世俗的愛情。 《吉爾伽美什史詩》 這部世界文學的奠基作品包括「永生之花」,吉爾伽美什從海底取回的一朵魔法花。儘管他把它丟給了一條蛇,但這朵花代表了人類對永生的永恆追求以及人類存在的苦樂參半本質。花的描述——多刺、來自深處——可能指美索不達米亞人知道的實際植物。 智慧文學 諺語和智慧文本偶爾將花卉作為美麗短暫性的隱喻、美德適當培養的隱喻,或神與人類關係的隱喻。 藝術和建築裝飾 圓柱印章 這些小型雕刻圓柱,在黏土上滾動以創造印記,經常具有花卉圖案: 釉磚裝飾 巴比倫的伊什塔爾門和遊行大道(約公元前575年)具有令人驚嘆的釉磚裝飾。雖然以動物圖案聞名,但這些結構融入了風格化的花卉邊框和玫瑰花飾圖案,色彩鮮豔的藍色、黃色和白色。 宮殿浮雕 亞述宮殿浮雕展示了詳細的花園場景,可以辨認出花卉和樹木。這些不僅僅是裝飾性的——它們記錄了皇家花園中的實際植物,並展示了國王收集世界植物奇觀的力量。 社會習俗中的花卉 婚禮和慶典 婚禮儀式涉及花卉裝飾和供品。新娘戴花環或花冠。婚姻契約偶爾提到花園地塊或開花樹木作為嫁妝的一部分,表明它們的經濟價值。 葬禮習俗 與埃及精緻的花卉葬禮習俗不同,美索不達米亞的埋葬顯示較少廣泛使用花卉。然而,一些墳墓包含花卉遺骸,文本提到向死者或冥界神祇獻花。 節日 標誌播種和收穫季節的農業節日融入了花卉。巴比倫的新年節日(Akitu)包括通過花卉裝飾街道的遊行和花園中的儀式。 貿易和經濟重要性 美索不達米亞城市位於古代貿易路線的十字路口。花卉和花卉產品是重要的貿易商品: 楔形文字泥板記錄了花卉、香水和花園產品的價格,顯示其經濟意義。一些花卉是只有富人才能負擔的奢侈品,而其他花卉則是普通市場商品。 農業創新和植物學知識 美索不達米亞人發展了關鍵的農業技術,使花卉栽培成為可能:…

  • Flowers in Ancient Mesopotamian Culture: The Cradle of Civilization’s Blooms

    The Land Between Two Rivers Ancient Mesopotamia, the region between the Tigris and Euphrates rivers (modern-day Iraq, eastern Syria, southeastern Turkey, and southwestern Iran), was one of humanity’s first great civilizations. From the Sumerians (c. 4500-1900 BCE) through the Akkadians, Babylonians, and Assyrians, flowers held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religion, daily life, art, and literature across…

  • 綻放優雅:婚禮花卉主題終極雜誌指南

    花卉不只是裝飾——它們是婚禮的故事講述者。你所選的花卉決定了婚禮的氛圍,傳達浪漫、夢幻、活力或精緻感。從繁花似錦的花園婚禮到極簡摩登的都市婚禮,每對新人都能找到適合的花卉主題。本雜誌指南將幫助你掌握婚禮花卉的世界,從季節性建議到創意佈置靈感,讓你的婚禮如花般綻放。 花卉主題的重要性 花卉對婚禮氛圍有微妙卻強大的影響,它們能: 專家花藝師常說:「花卉是婚禮的驚嘆號——選得好,一切都完美。」 1. 經典永恆花卉主題 概述 對於追求優雅、永不過時的新娘新郎,經典花卉主題是最佳選擇。這類婚禮通常呈現對稱排列、柔美質感,以及低調的色彩搭配,凸顯花卉本身的美感。 熱門花卉 色彩搭配 佈置靈感 適合場地 歷史教堂、華麗大廳或古典莊園。 專家建議:若婚禮時間長或有戶外環境,選擇耐久性較強的花卉,如玫瑰、百合、牡丹。 2. 浪漫夢幻花卉主題 概述 浪漫夢幻主題帶領新人與賓客進入童話世界,多採用柔和花材、流動線條與如黃昏般的粉彩色調。 熱門花卉 色彩搭配 佈置靈感 適合場地 植物園、森林空地或具有歷史感的莊園庭院。 專家建議:搭配柔和光源,如小燈串、燈籠或蠟燭,強化浪漫氛圍。 3. 大膽鮮豔花卉主題 概述 鮮豔花卉主題適合追求熱情、活力婚禮的新人。特色是色彩強烈對比、異國花材和醒目花束。 熱門花卉 色彩搭配 佈置靈感 適合場地 戶外花園、熱帶目的地或都市頂樓。 專家建議:鮮豔花卉需要適度搭配中性色,避免視覺過度擁擠。 4. 鄉村自然花卉主題 概述 鄉村風格強調自然質樸與隨性美感,多使用野花、草本和大地色調。 熱門花卉 色彩搭配 佈置靈感 適合場地 農場、穀倉、鄉村莊園或自家庭院。 專家建議:選擇耐久花材應對戶外條件,並搭配季節性花卉增加新鮮感與經濟性。 5. 摩登極簡花卉主題 概述 極簡主題強調線條俐落、簡約設計與摩登美感,集中於少量重點花材,而非繁複裝飾。 熱門花卉 色彩搭配 佈置靈感 適合場地 藝術畫廊、都市空間、頂樓婚禮。 專家建議:極簡主題強調質量勝於數量,留白讓花材更突出。 6….

  • A Guide to Peony Gardens Around the World

    Peonies are revered as the “King of Flowers,” holding an exalted position in bo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se magnificent blooms symbolize wealth, honor, and happiness, and have been treasured by royalty, nobility, and garden enthusiasts for centuries. Here is a journey through the world’s most spectacular peony gardens. China Luoyang National Peony Garden, Henan…

  • 世界各地的牡丹園指南

    牡丹被譽為「花中之王」,在東方和西方文化中都享有崇高的地位。這些富麗堂皇的花朵象徵著財富、榮譽和幸福,數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到皇室、貴族和園藝愛好者的珍視。以下是探索世界上最壯觀的牡丹園之旅。 中國 洛陽國家牡丹園,河南省 洛陽被譽為「牡丹之都」,擁有超過1,500年的牡丹栽培歷史。洛陽國家牡丹園是中國最大的牡丹觀賞園之一,擁有1,000多個品種,包括稀有的古代栽培品種。每年四月的洛陽牡丹文化節吸引數百萬遊客,展示了九大色系的牡丹,從純白到深紫。園內還保存著許多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古老牡丹品種。 北京景山公園 位於紫禁城北側,景山公園的牡丹園展示了曾經為明清皇室栽培的品種。這座皇家園林擁有超過20,000株牡丹,代表數百個品種。春季盛開時,花朵在古代亭台樓閣的背景下綻放,創造出令人難忘的畫面。 菏澤曹州牡丹園,山東省 菏澤與洛陽並稱為中國兩大牡丹中心。曹州牡丹園擁有超過1,000個品種,其中許多是當地特有的栽培品種。該園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珍貴品種,並繼續進行牡丹育種研究。一些牡丹樹齡超過100年,堪稱活化石。 日本 上野東照宮牡丹苑,東京 這座歷史悠久的神社花園展示了日本和中國牡丹品種。每年春季(四月至五月)和冬季(一月),牡丹苑舉辦特別展覽。冬季展覽尤其獨特,牡丹被覆蓋著傳統的稻草傘(雪吊り),保護它們免受寒冷天氣的影響,同時創造出如詩如畫的景觀。 鶴岡八幡宮神苑牡丹庭園,鎌倉 位於歷史悠久的鶴岡八幡宮內,這座精心維護的花園展示了約500株牡丹,種植在傳統的日本庭園環境中。花園將牡丹與日本美學相結合,展示了禪宗影響的設計原則。 由志園,島根縣 坐落在大根島上,由志園是日本最大的牡丹栽培中心之一。該園擁有壯觀的室內和室外展示,包括一個黃金牡丹展覽室,在那裡牡丹在精心控制的環境中全年開花。島上的火山土壤為牡丹生長提供了理想條件。 美國 尼科爾斯植物園,密西根大學,安娜堡 該花園的牡丹收藏包括300多個品種,包括稀有的歷史栽培品種和現代雜交品種。六月初的高峰盛開期展示了草本牡丹、樹牡丹和交配種(Itoh雜交種)。花園維護著國家牡丹收藏的一部分。 金斯伍德中心,曼斯菲爾德,俄亥俄州 這座佔地47英畝的莊園擁有大片草本和樹牡丹的收藏。五月下旬至六月初的牡丹節吸引遊客觀賞數千株盛開的牡丹,背景是歷史悠久的莊園建築。 克里克特山牡丹農場,俄勒岡州 作為北美最大的牡丹苗圃之一,克里克特山在盛開季節向公眾開放其展示花園。該農場專門培育樹牡丹和交配種,展示了數百個品種,包括來自中國、日本和歐洲的稀有品種。 歐洲 皇家植物園,邱園,倫敦 邱園的牡丹收藏包括歷史悠久的草本和樹牡丹品種。該園維護著重要的保護收藏,包括野生牡丹物種和珍稀栽培品種。五月下旬的盛開期在溫帶花園中尤為壯觀。 凡爾賽宮花園,法國 雖然以其正式的法式花園而聞名,凡爾賽宮還種植了草本牡丹,這些牡丹在18世紀首次從中國引入歐洲時受到法國貴族的珍視。歷史悠久的栽培品種在春末盛開。 國立植物園,愛爾蘭,都柏林 該花園的草本和樹牡丹收藏展示了歐洲和亞洲品種。愛爾蘭溫和的氣候為牡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五月至六月的展示尤為令人印象深刻。 加拿大 奧沙瓦谷植物園,安大略省 這座植物園以其廣泛的牡丹收藏而聞名,包括300多個品種。六月的牡丹節展示了從傳統雙瓣品種到現代單瓣栽培品種的各種形式。 參觀規劃 最佳觀賞時間: 氣候考慮:牡丹需要寒冷的冬季才能茁壯成長,這就是為什麼最好的牡丹園位於溫帶氣候區。 攝影技巧:牡丹花朵巨大而層次豐富,在柔和的早晨光線下拍攝效果最佳。陰天提供理想的擴散光線,可以拍攝出細節豐富的照片。 花期持續時間:單個牡丹花通常持續7-10天,但通過種植早開、中開和晚開的品種,花園可以將展示期延長至4-6週。 參觀提示: 牡丹的種類 草本牡丹:傳統的多年生植物,每年冬季枯萎到地面。生長範圍最廣,品種最多。 樹牡丹:木本灌木,可以長到幾英尺高,並存活幾十年甚至幾個世紀。花朵通常更大,更華麗。 交配種牡丹(Itoh雜交種):草本牡丹和樹牡丹的雜交種,結合了兩者的最佳特性——草本牡丹的生長習性和樹牡丹的壯觀花朵。 文化意義 在中國文化中,牡丹象徵著財富、榮譽和高貴地位,常被稱為「花王」。在日本,它們代表勇敢和榮譽。在西方園藝中,牡丹象徵著浪漫、繁榮和幸福的婚姻。許多牡丹園不僅保存了植物品種,還保存了幾個世紀的文化傳統和園藝知識。 無論您是資深的牡丹愛好者還是初次發現這些宏偉花朵的人,世界各地的牡丹園都提供了難忘的體驗,展示了自然界最壯觀的花卉展示之一。

  • Blooming Elegance: Guide to Wedding Flower Themes

    Flowers are more than decorations—they are storytellers. The blooms you choose set the tone for your wedding day, conveying romance, whimsy, energy, or sophistication. From lush garden weddings to sleek modern ceremonies, there’s a flower theme to complement every couple’s style. This florist guide will help you navigate the world of wedding florals, from seasonal…